1929年私立南开大学教授流入国立清华大学的分析.docVIP

1929年私立南开大学教授流入国立清华大学的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29年私立南开大学教授流入国立清华大学的分析.doc

1929年私立南开大学教授流入国立清华大学的分析   摘要:1929年私立南开大学3位骨干教授流入国立清华大学,是国立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竭尽全力延揽人才的成果,更是私立南开大学经济硬实力不够强大与内部管理制度等软实力不够成熟的结果。不同于国立清华大学办学经费相对充足、办学特点以研究为主、内部管理制度相对健全民主,私立南开大学办学经费相对拮据、办学特点以教学为主、内部管理存在着校长属下行政班子的专擅问题。两校差距,酿成1929年事件。该事件的发生,为中国专制政治传统所带来的高等教育大政府小社会的格局,提供了生动注脚。   关键词:私立南开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稚嫩的民间机构;大政府小社会;中国政治传统   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3―0044―06   1929年9月,私立南开大学3位留美骨干教师流入国立清华大学,他们是历史学教授蒋廷黻,经济学教授肖蘧,植物学教授李继侗。加之其他2位留美骨干教授同时离校他就,带来南开工作和学校名声不可挽回的损失,本文称之为1929年事件。分析这一事件,有利于澄清私立南开大学(以下或简称南开)与国立清华大学(以下或简称清华)一段历史往事,有助于人们更为具体细致地了解当时两校的些许情形。   1929年事件,是国立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的办学功绩,罗氏曾留学于美国普利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与德国柏林大学。1929年事件的发生,是罗家伦大刀阔斧兴革校政、竭尽全力延揽人才的结果。   罗家伦于1928年8月至1930年5月执政于清华,上任不久,将清华大学由外交部、大学院(罗上任后改为教育部)共同管理改为由教育部单独管理,并为清华大学加上“国立”两字。   根据研究国立清华大学多年的苏云峰先生分析,罗家伦在不到2年时间里,对清华有8点贡献。其中3点如下:健全清华基金管理,稳固清华大学经济基础;加强图书仪器及校舍之建筑设备,使清华师生有一个更优良的读书与研究环境;解聘不力教员30余人,延揽优良教授多达40余人,并改善待遇与其他福利,使之安心教学和研究。苏云峰并认为,罗家伦的成就,上承旧清华传统,开启日后清华的新发展。人皆以为梅贻琦是清华大学的功臣,而不知道罗家伦的奋斗成果,实为梅氏铺下了一条康庄大道。   稳固清华经济基础和加强图书仪器等建设之外,罗家伦求贤若渴、延揽鸿儒硕彦的主张与实践如下:   1929年,罗家伦明确提出与日后清华校长梅贻琦英雄所见略同的大师论。是年,他在清华开学时演说,表达了相关理念:   办一好大学,光是盖几所大房子决(绝)不够(但这种观念在中国很通行,在西洋也有时难免);实则,建筑物不过是死的躯壳,应当有学术灵魂在内,才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如果有人只是以添盖几所房子为荣,而不计及其学术的灵魂,那末(么),对于此种事业,简直是一种侮辱。   罗家伦指出,“一个大学要办好,最重要的就是教授得人”。“要大学好,必先要师资好。为青年择师,必须破除一切情面,一切顾虑,以至公至正之心,凭着学术的标准去执行”。   罗家伦剑及履及,与私立南开大学教授蒋廷黻的一段故事,足见其为清华求才所付出的心血。   罗家伦与蒋廷黻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同窗,早在哥大时期便颇为赏识蒋氏的才能。执政国立清华大学之后,决计将蒋廷黻罗致于清华。后人在转述当时的情形时谈到:   志希(即罗家伦)从北平到南开去请蒋廷黻先生。蒋先生本不愿意离开南开的。但是蒋先生若不答应去清华,志希便坐着不走,熬了一夜,蒋先生终于答应了。   更有甚者,罗家伦为延聘掌握世界史学潮流的蒋廷黻作清华历史系主任,不惜得罪自己的老师,中国史学专家朱希祖先生,未让朱先生主政清华历史系。在等待蒋廷黻来校过程中,罗家伦以校长身份兼历史系主任长达一年。为了清华历史系走上现代化轨道,罗氏“不能不为公义而牺牲私情”。其一心为公精神,跃然纸上。   以上可见,1929年私立南开大学3位骨干教授流入国立清华大学,与罗家伦执政清华的改革力措直接相关。   除国立清华大学因素以外,1929年事件,密切相关于私立南开大学内部因素。下面将从私立大学与国立大学的比较研究维度,分析1929年事件背后的三个原因。   一、私立南开大学办学经费相对拮据是发生1929年事件的经济原因   将1929年私立南开大学与国立清华大学办学经费加以比较,足见两校差距。是年,南开办学经费220126元,清华办学经费670000元。由此可见南开经济实力确实无法与清华一争短长。   言及国立清华大学经济实力,1929年事件当事人蒋廷黻回忆到:   清华改为国立,预算编在教育部预算中。和其他大学一样,每年经费由国库拨给。除了政府所拨的经费外,清华另一个经费来源是退回的庚款,在当时每年可有四十万元。美方按年继续拨付,于是经费越积越多。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