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问题
1.中国文化形成的基本原因:
1.自然环境:首先是适宜的温带气候,其次是波澜壮阔的大河,其三是封闭式的大陆。
2.社会环境:农业自然经济“崇本抑末” “家族宗法制度” “政治大统一”
3.外来文化:西域文化输入 南亚次大陆文化的输入 西洋文化的输入
2.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除了文学界普遍认同的诸如“天人合一”和“孝贵”之类还有:
崇尚伦理道德的人际关系
重视政务的价值取向
推崇入世的处事哲学
强调统一的政治理念
光宗耀祖的功名思想
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全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深刻理解传统文化与综合国力之间的关系
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可以提高文化素养
可以寻求有益的借鉴
4.汉字的起源和字体的演变发展
1.起源:早在战国晚期文献中就有“仓颉作书”记载
另外历史上另外两种有关汉字起源:“结绳说”“八卦说”
2.发展:字形写法从原来的多种多样趋于规范,字形简化,象形程度也渐渐降低,线条书写笔道线条化和直平化
甲骨文→金文→篆文(大小)→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5.中国古代简牍制度。
简:是指竹木制成的简册
牍:是指木制的板牍最早始于战国前期
简牍制度是我国最早的书籍制度,对后来书籍(形成)发展有很大影响
6.中国古代天文学发达的原因:(p68)
这与特定的国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自古就是以农立国的国度,没有日益发达的农业经济,国家要存在,要发展,是不可想象的,要发展农业经济,就需要建立历法以确定季节,要完善历法,需要对天体进行认真的考察和观测,而准确的天体观测不仅需要精密的天文仪器,还需要天体理论来指导。
7.中国古代天体结构理论。(p72)
自古以来人们无不生活在地球上的特定空间,这个空间在古代被称作“六合”,它包括东西南北及上下各个方位,。。。缘起。。。
古代影响最大的天体理论结构,当推谈天“三说”,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三说之冠)
8.中国古代总结的先进农业技术。(p82)
1. 辨别土壤 2.用田养田 3.栽种和栽培 4.田间管理
另外,关于时令的利用和研究也很有成就
9.中国古代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贡献。
造纸术:纸的发明是文字载体的一次深刻革命
印刷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继造纸术之后的又一项伟大的信息技术 革命 主要包括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
指南针:就是把人类的无力感知的地磁信息转化为视觉可见的空间形式的一种伟大的发明
地动仪:将地震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研究地震发生的规律,提前预报地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0.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特点。(p116)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尽管各个科学技术领域具体内容不同,但反映出基本相同的思维方式,存在着同一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特征:
实用性:中华民族注重实际,具有鲜明“入世”特征,因而中国古代传统技术也注种实用,充满务实精神,实用性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一大特点。
直观性:所谓直观性,即习惯于对直接经验的的直接记录和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它重视直体觉悟,不屑于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与分析。
整体性:习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总是要把研究对象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去考察。
11.中国古代传统文学主要形式。(p128)
诗歌:起源较早,(原始人类在集体劳作过程中,为减轻疲劳或协调彼此的动作,往往会伴随动作的疾徐而发出有节奏的呼声,当这种有节奏的呼声再配合语言而发,原始的诗歌也就产生了)。诗歌较多的保留原始形态,歌谣虽大多简短质朴,但反映社会生活。《诗经》
散文:在先秦时得到充分发展
辞赋:辞和赋,本是两种不同的文学样式,辞指楚辞,赋指赋体文学,前者属诗,后者属文。
词曲:初产生于民间,确切时间不可考,产生和兴起与音乐有密切联系
小说:发源于劳动
12.中国古代历史体裁主要类型和代表性著作。(p172)
号称“四大史体”
1.编年体:是以事系年,依年月陈述史实的一种史书,
《资治通鉴》《左传》《春秋》《竹书纪年》《汉纪》《后汉纪》
2.纪传体:继编年体后的一种新的史体,以人物为纲反映历史,有正史和非正史之分:本纪,史表,史志,列传,论赞
3.纪事本末体:同上面两体一样,特点:记事比较简单,多以单篇形式散见于其他史书。
《尚书》中的《金縢》《顾命》《康诰》 ,《隋书》——始祖。
4.典志体:亦称正书体,是专记社会典章制度的史书,分为:附见于纪传体史书中的“书志”, 典志体专著。
《政典》《通典》《通志》
13.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种类。
常用纸文献:史部文献,集部文献,非四部文献
常用非纸文献:甲骨文献,陶泥文献,金石文献,缣帛文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系统动力学》全套教学课件(共15章完整版).pptx
- 数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册:必修一导学案与练习全册.pdf VIP
- [兴安盟]2024年内蒙古兴安盟盟直事业单位引进人才35人 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详解.doc
- 律师业务档案卷宗封面格式——司律通字(1991)153号.docx
- 2024年新改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精编版) .pdf
- YDT 2319-2020数据设备用网络机柜.pdf
- 2025年《可爱的中国》新疆地方教材(小学版)教案范文.docx VIP
- 《星巴克的中国市场营销策略分析的调查报告》3100字.pdf VIP
-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x VIP
- 施工图说明模板及样图-建筑.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