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近代史1895-1919.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讲 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 从甲午中日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1895~1919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2.经济上: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由于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黄金时期” 。 3.思想上: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等思想广泛传播,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社会生活上:伴随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中国在社会习俗和服饰等方面出现向文明化方向发展的现象,如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西式婚礼的出现和中山装的流行。 考向一 辛亥革命的背景、结局、特点及意义 【典例1】 (2012·福建文综,16)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 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和把握题干“空壳”和“成果象征”等关键词。根据题意,辛亥革命的成果虽成“空壳”,但仍保留着象征意义的东西。从题干辛亥革命成果的角度判断,选项A、B、C三项中的“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均不是辛亥革命的成果,而是推动辛亥革命的政党组织和思想理论;只有D项中的“中华民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民主共和名存实亡的象征。 答案 D 【预测1】 (2013·湖北模拟)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  )。 A.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B.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解析 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失序”等,说明辛亥革命建立的民主共和国并未真正解决近代社会问题,故选B项。A项说法无法从题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排除;C项中的“没有带来社会进步”、D项中的“没有任何成效”歪曲了史实,皆排除。 答案 B 考向二 近代中国从“中体西用”到“民主与科学”演变的特 点、影响 【典例2】 (2013·天津文综,5)“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  )。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解析 本题以中国近代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和对比近代思想流派主张的能力。题干信息提供的思想流派的主张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反对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根据这一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显然指的是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其他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选D项。 答案 D 【考向感悟】 (1)近代中国前期向西方学习的演变过程、内容及特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命题多运用新材料、新情境,考查对近代不同阶级、不同派别思想主张、特点的理解认识。 (2)复习备考时,要重视分析各阶级、各阶层主张所体现的思想解放的特点,辨析早期维新派、康梁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主张的异同,理解近代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深化必备】 从“中体西用”到民主与科学主张的演变历程及 特点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的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其特点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立国之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统治的切实手段;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2)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学习西方从物质层次上升到制度层次。 (3)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以民族、民权、民生为主体内容的三民主义,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形成了完整的革命理论,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层次又深入一步。 (4)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将西方启蒙思想的民主、自由、平等学说引入中国,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将向西方学习推进到思想文化的深层次。 【预测2】 (20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