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大字典》误字辨证.doc
《汉语大字典》误字辨证
摘要《汉语大字典》第一、二版中存在一些文字讹误现象,大致有形近字误植、字际关系处理失当、笔形及结构讹舛和引文脱衍这几种情况,其中第一种情况表现较为突出。文章列举分析各类误字计20余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辞书编校中防止此类疏误应当重点关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文字讹误字际关系引文脱衍
《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第一版存在一些字形讹误现象,学界对此已有讨论。第二版出版后,我们发现,原有讹误仍有少量沿袭。本文以下讨论的多数问题是一、二版共同存在的,其中“要”字头下误“”为“臼”和“??”字头下误“”为“丽”是第二版中新产生的讹误。“暹”一词第一版误为“暹暹”,第二版误为“”,可谓矫枉过正,以谬易谬。其他还有一些属于第二版修改不彻底的问题。现分形近字误植、字际关系处理失当、笔形及结构讹舛和引文脱衍四种情况予以列举辨证,以期为字典的使用、研究和修订提供点滴参考。
一、 形近字误植
(一) “欲”误为“”
《大字典》丿部“川”字条义项③引《论语?雍也》: “犁牛之子?U且角,虽??勿用,山川其舍诸。”(一、二版同)
引文中“??”系“欲”之误。同字典“?U”字条下亦引此句,无误(一、二版同)。据《大字典》所附主要引用书目表,《论语》所据主要版本为四部丛刊影印日本正平刊本《论语集解》,经查该本此字作“欲”。其他如《论语义疏》《论语集注》《论语正义》等参考版本中,均未见此字作“??”者。??,音jué,与“欲”音义俱无涉。
(二) “坑”误为“”
丿部“川”字条义项⑤: “?_,《广雅?释水》: ‘川,?_也。’”(一、二版同)
经查《广雅?释水》,此条作: “、洫、畎、、、、沟、渠、川、渎、?K、?、科、?`,坑也。”显然,被释词均为表示水沟、低洼之意的词,用以释义的词当然是“坑”而非“?_”。王念孙解疏此条时首举《尔雅》“?l,?也”,并说“?l与坑同。坑之言康也”;“康、坑、?K、科、渠,皆空之转声也”。
?_,据《大字典》,同“?丁保?见《玉篇?土部》。而“?丁庇卸?义: 一为乐器,也作“埙”;二为盂。与“川”字音义均无涉。因此,“川”释为“?_”显属讹字。
(三) “”误为“”
丿部“睾”字条义项③: “同‘皋’。”谓今本《列子》作“?G”,引杨伯峻集释: “刘台拱曰: ‘?G即皋。’王肃曰: ‘?G,高?骸!?”(一、二版同)
“高?骸毕韵怠案甙p”之误。经查杨伯峻《列子集释》(1958: 16),作“高貌”,且其后版本亦如此(杨伯峻1979: 26)。“?p、貌”为古今字,或此或彼,无关紧要,但作“?骸痹虼竺?不然。《大字典》先后两版均有此显误,令人遗憾。
(四) “右”误为“左”
乙部“??”字条第二音项jué下义项①引《诗?小雅?车攻》“决拾既?瑁?弓矢既调”朱熹注: “决,以象骨为之,著于左手大指,所以钩弦?]体。”(一、二版同)
经查朱熹《诗集传》,“左”实为“右”。朱氏此语,实出自孔颖达疏: “决,着于右手大指,所以钩弦开体。”再早还见于《仪礼?乡射礼》“司射适堂西,袒、决、遂”郑玄注: “决,犹?]也,以象骨为之,著右大擘指以钩弦?]体也。”后世诸书多有引述,兹不赘举。
这个意义的“决”,实亦作“?i”,《大字典》“?i”字条义项②释之甚明:
②射箭时钩弦的器具。一般用象牙制作,射者戴在大拇指上,用来钩弦,使弓体张开。《字汇?玉部》: “?i,射者着于右手大指以钩弦者亦谓之?i。”《礼记?内则》: “右佩?i。”李调元补注: “?i,即《诗》‘童子佩?s’之?s。?s,?i,半环也,即今之扳指,成人所佩也。”
又,韦部“?s”字条义项①: “扳指。射箭时着于右拇指用以钩弦的用具,以象骨或晶玉制成。古亦称‘?i’或‘决’。《说文?韦部》: ‘?s,射决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韦系着右巨指。’”《汉语大词典》有“射决”条,释义与之略同。
可见,“决”即“?i”,佩于右手大拇指是毫无疑问的。建议今后修订时改“左”为“右”,并指明“决”与“?i”的关系。
另外,“?]体”之“?](?G)”,通“开(?_)”。据我们检索,《毛诗正义》及《诗集传》中均作“?_”,《诗传通释》作“?G”,注“?_”;《诗传大全》亦作“?G”,注“音?_,与?_同”。此二书均系对《诗集传》所做的笺疏。建议《大字典》修订时据实核校此字,甚或更换书证,将朱注改为孔疏。
此外,《汉语大词典》“??”字条第二音项jué下释义:
钩弦用的扳指。《诗?小雅?车攻》: “??拾既饮,弓矢既调。”陆德明释文: “??,本又作决,或作抉。同。古穴反。”朱熹集传: “决,以象骨为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