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漆彩宣曜:美的传承.doc
漆彩宣曜:美的传承
摘要:生漆是中国特产资源,采自漆树,绿色环保,自然天成。人们利用生漆髹漆制器已经有近万年的历史,它从远古走来,绵绵不绝一路走到今天,将人们的生活由粗糙而极致,形成了灿烂的生漆文化,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美之诱惑、人文精神之熔炼。生漆所具有得天独厚的品性以及美丽的光泽,使其能与自然界的美物相合,幻化出漆彩纷呈的奇异世界,珠玑玉骨,交相辉映。生漆的可塑性和开发力,又构成了漆艺文化的多元性,它造法自然,匠心运金,演绎极致,亘古永恒。
关键词:生漆;漆器;漆艺;文化;工艺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BAD33B03
中图分类号:J219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1-005-86
中国历来以“丝国”、“瓷国”著称,但更是“漆器之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生漆并用以制器、使用漆器的国家,也是出土漆器文物最多的国家[ 、 ]。生漆和漆艺是中国优秀的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的文化遗产。无数的出土实物和史料记载证明,漆器和“油漆”技术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技术成就,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过去的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之一(即使不是唯一重要的根源)”(李?约瑟)[ ]。大约1万年前,“漆”走进了人类社会,成为人类文明的记载与见证者,漆树万华,神漆生辉。不仅直接提供了人类所需的生活资料,更体现了工艺文化价值,为丰富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
1 时光雕琢――源远流长,璀璨辉煌
没有传统,就没有民族的灵魂,也不可能有文明[ ]。有历史的东西,才有文化的价值;有文化的东西,生命才会长久。只有经过一代一代的遗传进化,文明才会发展。中国是生漆文化的发祥地,它依赖于技术传统,将实践经验与技艺通过师徒间传授,薪火相传;另一方面,又通过精神传统,传递着古老的文化信息,把人类的审美理念和体验通过物化的形式发扬光大,在历史的长廊中生发起伏、延绵不断地积累而繁盛。犹如水之源、木之本,源远流长,流遍神州。无论是黄河、长江、珠江三条“母亲河”流域,还是东北、西北和岭南,考古发现层出不穷,成就斐然,其数量之多、系谱之全,连考古学家都惊叹不已。生漆所持有的防潮、防腐、防虫、防蛀性能,使这些漆层保存至今,依然灿然夺目。它们造型各异、工艺繁复,纹饰华美,时光雕刻,传承着文明,述说着历史的故事。
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懂得用漆树的汁液涂在木器或陶器表面,使其美观耐用。8000年前,跨湖桥人发现“漆之用”,就把漆涂在弓箭上,漆色流光,至今仍闪耀着光辉。7000年前,河姆渡人发现漆能调色彩,于是将器物漆上了他们喜爱的颜色――朱红,最终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6000年前,马家浜人发现漆能绘画,就给粗糙的陶器穿上了华丽的彩衣,漆彩流馨。5000年前,良渚人发现漆能嵌饰,就将漆与玉结合,创制了奢华的嵌玉朱漆杯,宣曜扬晖。跨入文明时代,漆彩的光芒更加耀眼,峻厉绮靡的先秦漆器,纹饰飞扬的秦汉髹画,斑驳陆离的六朝犀皮,崇高、伟岸的夹?造像,?N润简雅的唐琴宋碗,精妙绝伦的元代雕漆,材质万千的清代百宝嵌……,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令人赞叹不已。一部灿烂的漆艺文化史就在人们的脑海里翻开。髹漆工艺每一个小小的变动,都在时代的潮流下留下光辉的印迹,难以磨灭。它蕴含着技术进步的巨大能量,书写着漆艺文化的壮丽诗篇,突显了漆器艺术的传承之美,成为人类的共同遗产,闪耀着举世瞩目的艺术光华。从涂漆到彩绘,从粘贴到镶嵌,从针刻到款彩,从堆髹到雕饰,从木胎到夹?,从器皿到髹画,从实用到艺术,经过时光的雕琢,世代相承,顺始无穷,不知其所萌,莫知其所尽。在现代社会,髹漆之器除了被用作收藏或国宾礼品之外,还常被用作生态生活与居家装饰的重要来源之一。人们既从物质层面享受到髹漆的益处,又在精神层面获得心灵的喜悦、激荡和满足[ ]。
2 天生丽质――珠玑玉骨,交相辉映
漆艺文化的进化有赖于材质。物质材料除了有基本的性能属性外,还有质感、肌理与情性的差异,体现出不同的质料的材质之美。物质材料的个性决定了漆器艺术的表达方式、表现形式和表达手段。漆器审美与材质工艺,犹如生命之于肌肤,两两交融,相得益彰,形成一个完美的肌体。漆艺材质的物质属性、视觉美感和触觉感受,带给我们的震撼无法言表。我们不得不惊叹于漆艺文化,在各种材质的综合运用中,所表现出来的绚烂、和谐、典雅与光润之美。它凝聚着人类的心血和情感,蕴含着人类的理想和思考,在情感的交织中,反映出时代的脉搏、人类的心声和需求。
漆艺对于材质的依赖,体现在漆艺特有的装饰技法和效果上[ ]。髹漆工艺与材质天衣无缝的媾合,创造了漆艺独特的生命语言和文化基因。材质的肌理与质感是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