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州:岭南园林的70、80、90.doc
广州:岭南园林的70、80、90 摘 要:简要介绍1970、80、90年代广州岭南园林的经典作品兰圃、草暖公园和珠江公园,回顾过往50年广州在现代岭南园林设计与建设的实践成果,并通过对这些园林作品的欣赏与分析,追溯和探讨真正的岭南园林精神与特色。 关键词:岭南园林;兰圃;草暖公园;珠江公园;特色;广州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2)06-0000-00 2012年金秋,在庆祝广东园林学会成立50周年之际,广州现代岭南园林,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 在广州,岭南园林的现代实践,始于上世纪50年代。50年代到70年代,园林设计建设最重要的方式方法来自于传统园林的造园经验,这期间出现了一大批城市公园,如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等,都借鉴了传统园林的一些造园手法。作为公共绿地,这些城市公园必须兼顾面向公众的服务功能,因此也学习了西方公共园林以及前苏联的部分布局手法。70年代以后特别是80年代初,广东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新思潮、新形式大量涌入,使广州的公共园林出现了清新活泼的新气象,也成为新时期岭南园林的新风貌。 过去五十年是现代岭南园林发展的黄金年代。由于广东所处在的特殊情况,广州一直是计划经济时代以及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最为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相对开放的环境,使岭南地区在观念上比较开放包容,务实求利[1]。在这样的文化、经济乃至政治的背景下,这个时期的园林设计和建设探索,比较少意识形态上的束缚,有着相对于国内其他地方更为宽松的创作环境,园林设计者们才有机会放开手脚进行富于新意的创作探索。岭南园林界的前辈们开拓创新,精心设计和营建,出现了很多园林精品,地方园林景观逐渐建立了有别与其他地区的清晰面貌,在现代意义上建立起声名、自成为流派。我们今天所说的岭南园林,已经不仅是以广东四大名园为首的传统岭南园林,更多的是指岭南园林的现代成就。 兰圃、草暖公园和珠江公园,分别代表了上世纪70、80、90年代岭南园林的经典作品。这三个年代园林精品风格迥异,多元并存,充分体现了广州现代岭南园林的建设成就。通过对这些园林精品的赏析,我们将回顾广州在现代岭南园林设计与建设的实践成果,也希望从这些景观表达迥然不同的园林中,去追溯和探讨真正的岭南园林精神与特色。 1 三个园林作品: 1.1兰圃:70年代的经典 兰圃,前身是植物标本园,从1950年代后期开始,改建成中国第一座以兰花为主题的专类公园(图1)。造园过程历经二、三十年,缓慢而有序,风格始终保持统一,到1970年代后,基本完成现有园林格局(图2)。 兰圃面积不大,总面积约4hm?,地块狭长。在设计上吸取了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规划布局化直为曲,在狭长地带巧妙安排岭南园林风格的四大景区,使单一直线型的空间变为多样的曲折空间,兰棚、亭榭、荷塘、溪涧、山石点缀其间,景观序列变化丰富,园林空间含蓄隐秀,小中见大,突出体现了“静、秀、趣、雅”的传统园林风格。 兰圃是一个向传统岭南园林致敬的作品,整个园林的营造手法都体现了传统造园精神。空间精巧多变,步移景异,通过不同尺度景观空间的收放抑扬,在一个狭小的场地上营建出变化多样、余韵无穷的园林胜境;娴熟运用了古典园林的借景、框景、障景、对景等手法,通过形式各异的景门、景窗、通廊、花格、树丛等扩大园林景深,使园林空间更曲折丰富,具有强烈的层次感(图3)。 园中建筑小品是典型的岭南园林建筑,形式古朴典雅。建筑空间布局自由,轻盈通透,与植物、山石、溪涧所组成的室外空间相互交融,浑然一体(图4)。 景石、溪涧和建筑装折等园林细部的手法工艺取法传统,如玲珑剔透的湖石假山,彩色蚀刻玻璃花窗、石制栏杆等的古典构件等,使园林充满古典韵味(图5、6)。 1.2草暖公园:80年代的富丽 草暖公园,面积1.34 hm?,建于1985年,取唐代李贺“草暖云昏万里春” [2]之意命名。草暖公园面积虽然很小,才1hm?多,但是特别能体现1980年代的时代精神。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充满朝气蓬勃的建设热情,敢为天下先,园林设计师大胆创新,创作出解放后我国第一例采用西式方法营造的城市园林――草暖公园,在全国园林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园内以大片草坪为中心,草坪上散落修剪的灌木球,间以树木、花丛、建筑和喷水池,构成色彩丰富、线条流畅、节奏明快的园林美景,景观开阔而明朗。园林建筑为白墙红瓦的西班牙式建筑(图7),高低错落,尖顶、老虎窗等造型突出了南欧风情(图8),与白色的西式雕塑、铁艺花架亭相映成趣,园林色彩浓艳富丽。 音乐喷泉厅的室内设有彩灯音乐喷泉,喷水池面积达100m?,是广州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声光电子音乐喷泉装置(本世纪复建后已不存)。 1.3 珠江公园:90年代的清新 珠江公园面积为28.3hm?,1990年代建成。园址地势平坦,通过地形的设计改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