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中国十大天文科技进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度中国十大天文科技进展.doc

2012年度中国十大天文科技进展 一、天文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类 1、郭守敬望远镜在M31/M33及其临近区域发现500颗类星体 M31是本星系群最重要的成员和距离我们最近的典型旋涡星系。郭守敬望远镜(LAMOST)有效口径为4米、视场为5度。基于郭守敬望远镜巡天取得的数据,在M31/M33及其临近区域约135平方度天区内新发现500多颗背景类星体。与之前相比,数目有了非常显著的增长。在新发现的样本中,亮于17.0等、17.5等、18.0等的类星体数目分别由原来的21个、42个、64个增加到26个、62个、139个。这些低红移亮类星体是将来研究M31/M33及其周围子结构内星际介质和本星系群内星系际介质性质的极好样本。郭守敬望远镜发现的500多颗类星体是迄今我国天文学家利用自主设备发现数目最大的类星体样本。 2、 精确确定“图塔蒂斯”轨道,“嫦娥二号”拓展试验任务取得重大应用成果 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的深空,精确实现与4179号小行星“图塔蒂斯”的近距离飞越探测,在国际上第一次成功获取了该小行星的高分辨率光学图像。精确确定“图塔蒂斯”轨道成为“嫦娥二号”拓展任务能否成功的关键。我国天文学家利用兴隆、盱眙、丽江观测站以及夏威夷大学、智利CTIO天文台等5个台站的6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对“图塔蒂斯”进行观测,自2012年5月至11月,共获得有效观测数据300余组,紫金山天文台的研究团队利用观测数据连续对“图塔蒂斯”进行了轨道确定,定轨内符合精度优于5公里,为“嫦娥二号”近距离飞越“图塔蒂斯”小行星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工程保障。 3、对日冕物质抛射和X-射线爆发研究获新进展 云南天文台“太阳活动和CME理论研究”创新团组对日冕物质抛射(CME)和相应的X-射线爆发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项目采用先进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日冕物质抛射的起始和早期演化过程,给出了处于学科前沿的计算机模拟最新结果,在研究和预报空间天气方面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给出的对日冕中的双极型(或S型)等离子团结构的解释,完全被空间卫星上的X-射线观测结果所证实。该模型不仅可给出快速CME磁结构自洽演化的细节,还可直接计算X-射线流量的增强,与现有模型相比具有实质性突破。 4、首次利用10830埃氦原子谱线对太阳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观测到向上能流的超精细结构 中国太阳物理研究人员和美国同行合作,利用最新落成的大口径太阳望远镜(美国大熊湖天文台1.6米口径的NST)和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自行研制的10830埃窄带滤光器,首次得到了太阳在该波段的高分辨率图像(色球),发现了超精细(约100公里)的磁流管结构,这些结构扎根在米粒组织之间,被证认为高温物质和能量外流的通道。研究成果解释了加热日冕的能量来源。其可能物理过程是:光球米粒不断地对流运动,通过挤压形成米粒间小尺度强磁场,小尺度强磁场中的活动产生了高温物质和能量的外流。这一发现对解决“日冕加热问题”(太阳的外层大气显示出反常的温度分布,底层温度仅数千度,而高层日冕反而高达百万度,其能量机制被美国《科学》杂志列为天体物理学八大问题之一)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这项成果由紫金山天文台推荐参评。 5、发现能看到“天上有两个太阳”的系外行星系统 云南天文台研究团队利用光时效应方法以及国内外的中小口径望远镜,发现了围绕不同类型双星绕转的多个系外行星系统,这些系外行星到中心双星的距离几乎都等于太阳系内某颗行星(或小行星带)到太阳的距离,被称为是能看见“天上有两个太阳”的其它太阳系。其中有:室女座NY,由一颗快速脉动的B型亚矮星和温度较低的红矮星组成的食双星系统;磁激变双星宝瓶座HU,由一颗磁场很强的白矮星和红矮星组成;雕具座RR,由一颗致密的白矮星和一颗红矮星组成的食双星系统。研究团队发现了它们各自的食光变信号到达地球的时间呈现周期性变化,并推断还存在其它小变幅的周期性变化,可进一步揭示系统中存在的行星类型、质量和位置。这对研究双星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技术及设备发展和工程进展类 1、 65米射电望远镜系统落成 安装在上海天文台松江佘山基地的65米口径全方位可动大型射电望远镜,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市政府和探月工程专项共同建造,上海天文台负责运行。多科学用途的65米射电望远镜采用修正型卡塞格林天线,主反射面直径为65米,焦径比为0.32,副反射面直径为6.5米。主反射面面积约3780平方米,相当于9个标准篮球场大小。它犹如一只巨大的“耳朵”,能清楚地听到来自宇宙深处的微弱的射电信号,将在分子谱线、脉冲星、暗弱射电源等方面开展观测,还将作为国内外甚长基线干涉(VLBI)网的一个单元,显著提高甚长基线干涉网的能力。2012年10月26日,65米射电望远镜成功地在18厘米波段开展了首次试观测;还参与并成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