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突击火控事业的不倦追求者—记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秦继荣研究员.docVIP

机动突击火控事业的不倦追求者—记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秦继荣研究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机动突击火控事业的不倦追求者—记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秦继荣研究员.doc

机动突击火控事业的不倦追求者—记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秦继荣研究员   10月30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星光闪耀,秦继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与其他45位科技专家一起,分享了2013年度何梁何利奖的荣耀。   荣耀背后,是数十年筚路蓝缕的创新征程——   作为一名军工领域的研究者,秦继荣深知:国防现代化买不来。对于攸关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技术封锁就像一条严密的“火线”。要打破封锁、突出重围,唯有迎难而上,自主创新。   而一项技术的突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批人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熬得住艰辛,持之以恒地跟踪国外先进技术,心无旁骛地进行技术积累,百折不挠地坚持创新。秦继荣就是这样一个人。   1978年,秦继荣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怀揣着他的国防梦到了一家军工研究所工作。35年来,他凭着对国防科技事业的热爱,不懈追求陆用机动平台火力控制技术的进步,为我国陆战机动突击自动化火力指挥与控制系统跨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新一代武器装备的滚滚铁流中,谱写着他人生的光荣与梦想。   志存高远:挑战上反稳像   火控技术新高度   “打中打不中,完全靠火控。”可以说“先敌打击,首发命中”是考核火力控制系统关键指标,是决定战场生存能力及装备战斗力的核心要素。也正因此,先进的火控技术特别是快速机动突击武器火力控制技术一直是发达国家严密封锁的技术。而开发一套复杂的地面机动条件下的高精度火力控制系统又谈何容易?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地面机动突击平台火力控制技术相对落后,火力控制系统仅具有静止间射击固定目标的功能,不具备行进间精准射击运动目标的能力。   国家立项研制某型坦克中,在选择火控系统技术路线时产生了两种不同意见:是机电式简易稳定式火控系统,还是由秦继荣团队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提出的上反射镜稳定的指挥仪式火控系统?   后者无疑技术更超前,但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攻关项目多,研制难度大。   当时,从解决有无的角度,只好将先进的方案列为第二位。这就意味着这一方案受重视程度较低,经费投入艰难……但秦继荣毫不气馁,从技术发展的未来考虑,舍弃其他项目高待遇、高奖金的诱惑,毅然选择了向挑战进发。   上反稳像指挥仪式坦克火力控制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目标发现、跟踪控制、信息融合、弹道计算、伺服稳定、惯性导航、平滑滤波等技术集成综合。众所周知,当坦克以20千米/小时速度在颠簸不平的路面行进中,要跟踪瞄准、精确命中2000米远处的静止或运动目标是相当困难的!   秦继荣鼓励团队成员说:“要坚定信心,中国只要发展坦克火控,肯定要选择走上反稳像火控的路子,那我们就先走一步吧!”   5年艰苦攻关,无数个不眠之夜,1994年5月,他们独立自主研发出了我国第一个瞄准线、射击线双向独立稳定的指挥仪式坦克火控系统。在包头试验场,终于实现了行进间对运动目标的3发3中的成功射击。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随后,他又带领十多名青年技术骨干全身心投入到了“进寒区百日大会战”中。由于试验环境条件有限,再加上采用了全新技术,状态不稳定,大大延缓了调试进度。为了珍惜寒区摸底机会,加快试验进度,项目组经常是白天调试发现问题,晚上加班加点研究解决办法。   试验期间,他每天盯在现场,亲自当炮手体验系统操作平稳性和快速性,优化控制算法。为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强壮性、稳定性),他吃饭在想,走路在想,经常是迎面的人打招呼,他都没有反应。在他的带动下全体参研人员也都拼了命,在进寒区的前一周,几乎每天工作长达16个小时!   试验期间,秦继荣不幸患上了肾结石,疼痛发作时痛苦万分。同志们都劝他多休息,他却说:“现在已经进入到项目关键阶段,大家都在加班加点,我怎么能休息呢?”他一边积极配合中医治疗,一边坚守岗位指挥调试。在长达100多天的时间里,他仅服中药就达76服之多!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该项目中,他首创了“智能自适应射击门”控制率,创造性解决了一系列核心技术难题,解决了坦克以20千米/小时的速度在中等起伏路面行进间精确命中射击运动目标的难题,实现了瞄准线高精度稳定,火炮射击线高精度电同步伺服跟随,可在远距离行进间对运动目标实现精确射击,开创了新的技术体系,还奠定了坦克火控技术发展的路线,使我国坦克火控技术跃升至国际领先水平!相关技术还成功移植到多个新型车载火控系统中,研发成果在现装备坦克改造中成功推广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且使装备战斗力发生跃升,特别是显著提升了我军数字化机步师机动突击平台火力控制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   赤诚担当:求索综合集成火控系统创新路   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正式启动了高新工程某履带式步兵战车和两栖装甲突击车项目的研制。由秦继荣出任战车副总设计师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