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雷场硝烟,我们感觉挺幸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穿越雷场硝烟,我们感觉挺幸福.doc

穿越雷场硝烟,我们感觉挺幸福   亲爱的战友,当全社会对幸福的讨论热度走高,当许多人嗟叹自己的人生充满坎坷,当我们把幸福指标定义得无比宏大神圣的时候,你是否能想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远离亲人朋友,行走在死亡边缘,奉献着青春热血,铸就着和平丰碑,自始至终都无怨无悔。他们是和平年代离战火离危险最近的人——战斗在黎以边境“蓝线”上的60名中国维和扫雷兵。人们不禁要问:他们幸福吗?请跟记者一起感受维和硝烟,听听他们对幸福的理解和诉求。   【幸福指标】安全   【幸福问卷】死亡,是否会吓退幸福?   缺乏安全感,是许多人不幸福的根源。中国扫雷兵承担着联黎部队最危险的扫雷排爆任务,每天行走在死亡线上。调查中,18名官兵表示曾面临过死亡威胁,49名官兵表示扫雷时有思想压力,但在“是否因工作危险影响幸福指数”一项上,60名官兵都选择了“否”。   【幸福档案】超越生死,收获坚强   “我的兵连死都不怕,又怎么会觉得生活不幸福?”扫雷连连长彭寿聪告诉记者,作为百里挑一的维和勇士、笑看生死的雷场斗士,他们都是生活的强者。   上士曹恩贵4次参加维和,最惊险的莫过于2007年参加首批赴黎维和。经受黎以冲突战火考验的他,作为排爆尖子留任第二期,一个个难题接踵而至,其中最棘手的是遍布田间地头的子母弹。   当时,子母弹对于中国扫雷兵还是个新生事物,没一点拆解经验。曹恩贵成为几名负责破解子母弹“秘密”的实验者之一。怎么实验?“就是自己壮着胆子,凭感觉一点一点拆开琢磨!”曹恩贵说。   曹恩贵和战友们写下遗书,义无反顾地走上战场:“这里是全世界的焦点,大家都想看留下来维和的中国扫雷兵到底行不行,我们全连就一条心:丢了性命也不能给祖国丢人!”   拆开第一枚子母弹的那天,曹恩贵高兴得一夜睡不着,脑袋里反复出现的都是拆弹过程。“太兴奋了,就像生了个大胖小子!”后来,他一个人排除了200多枚子母弹,整个扫雷连排除了近1万枚。   比起曹恩贵,第一次参加维和的下士姜振的“战绩”有点小巫见大巫,但他也有自己的幸福感。   “上过真雷场,整个人完全不一样!”彭连长评价说,姜振是个典型的90后,优点缺点都很鲜明,现在的他,比以前沉稳、踏实、细心,也更有责任感。   “雷场是个离不开责任二字的地方,自己清排的土地,不干干净净交给别人,就是害人。”姜振告诉记者,维和,也是重塑自我的过程。以前连过山车都不敢坐,更别提扫雷,排长班长手把手教会了自己,也传给了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期维和250多个日日夜夜,每天都要面临生死危险,但每天又都无比充实,这种感觉从来没有经历过!”姜振在日记中写道。   【幸福贴士】生命的厚度,决定内心的安宁   第十批赴黎维和工兵营营长黄艾俞:幸福是什么?答案丰富多彩,但内心的安宁,是最基本的条件。生死面前,怎样才能保持内心安宁?有的人靠理想,有的人靠信仰,有的人靠国家,有的人靠使命,归结起来,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生命的强者必定有所追求,而这样的追求,要足以高于生命,超越死亡。唯有如此,人才能立体起来,生命才有厚度可言,内心的安宁乃至于幸福才会水到渠成。   【幸福指标】情感   【幸福问卷】距离,是否会阻断幸福?   幸福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扫雷兵远离祖国,远离亲人朋友,生活在完全陌生又充满动荡的异国他乡,失落,无人陪伴,快乐,无人分享。6000公里的距离,造成一个个家庭天涯相隔。调查中,17名官兵表示愧对家人,12名官兵感到给家人争了光,31名官兵既选择了“给家人争光”,又选择了“愧对家人”。但在“是否因远离亲人影响幸福指数”一项上,60名官兵仍然都选择了“否”。   【幸福档案】经历别离,愈知珍贵   “说不幸福太过了,但确实对不起爸妈!”发出这番感慨的,是上士崔永彪。他是家中独子,算上这一次,已经4次参加维和,由于任务需要,下一批维和他还得留下。自2006年第一次维和,6年5次维和,每次8个月,崔永彪大半时间都在雷场,再除去集训时间,孝敬父母的时间屈指可数。   “当兵之前我也叛逆过,没少给父母惹麻烦。”像很多人年幼时一样,崔永彪打过架,逃过学,迷恋过漫画,染过黄头发。但维和归来,崔永彪捧回了一本红彤彤的一等功证书和一枚金灿灿的奖章,父母张大了嘴巴,好几分钟说不出话。   “家里人一直问我一等功怎么得的,我没给他们说。太危险,不说好,说了他们更放不下心!”记者眼中的崔永彪,28岁,成熟、独立、眼神坚定。   中士侯全月,参加过第六批维和,这是第二次。就在集训前,侯全月的父亲因病撒手人寰。提起家人,侯全月说:“在雷场的时候不敢多想,一分神就可能出问题。下了雷场,总觉得时间特别慢,回到营区,第一件事就是给我妈打电话。她身体不好,一个人在家。”   说话的时候,侯全月声音有些沙哑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