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答辩稿(徐斌)
毕业论文答辩稿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中午好!
我叫徐斌,我的论文题目是《苍山十八溪入湖河口水样氮形态空间分布规律》,本篇论文的数据是2013年上半年我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专项洱海研究基地实习,且亲自参与实验获得的数据,本文是在赵斌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此,感谢他长期以来对我的精心指导和帮助,同时也感谢王老师和刘老师抽出宝贵的时间出席本次答辩,以下是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及研究方法和结果。
一、论文结构
本篇论文的主要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第二部分是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主要是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第三部分是结果与分析,第四部分是结论(主要是对第三部分的归纳总结)。
二、背景及意义
目前,洱海西部是旅游业开发的热点,也是生活污染排放最严重的地区,流经该区域的河流主要是苍山十八溪。苍山十八溪位于苍山洱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流域总面积约为336.9km2,占洱海径流面积的13.1%;其中平均年地表径流量2.339亿m3,占洱海水资源量的24.7%
而水中氮含量是评价水污染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氮形态主要以氨氮、硝氮和颗粒态氮存在。本次研究对苍山十八溪入湖口河水质氮含量进行调查测定,分析测定入湖口水样中各形态氮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入湖口水中氮含量分布进行研究和综合评价。
旨在为洱海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提供基础数据,以期为洱海富营养化防治、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以及为洱海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依据。
三、研究方法及步骤
一、采样点位设置
在苍山十八溪下流域入湖口处共设18个断面,用麦哲伦315 型定位仪导航定位(见图1和表1)。于2013年6月对全部18个样点进行采样,用于苍山十八溪入湖口水质氮含量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二、水样的采集与测定
使用经pH值2的硫酸处理过的聚乙烯瓶,用采水器在水下30cm深处收集水样(深度允许的情况下),现场加硫酸调节pH值至2,在4℃条件下低温保存。采集的样品于当天带回实验室分析,测定其总氮(TN)、可溶性总氮(DTN)、氨氮和硝氮含量,TN和DTN测定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测定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GB7479-87);测定采用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GB748-87)。
三、数据处理及分析
主要使用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统计分析)和 IBM SPSS Statistics 20 (相关性分析)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
四、结果与分析
1、总氮分布规律
十八溪入湖河口处水样总氮(TN)平均含量2.742 mg/L(见图2) ,其均值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GB3838-2002)Ⅴ类水体标准限值要求,为劣Ⅴ;且不同河流TN含量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最大值是最小值的近19倍,分别出现在中和溪( 15.826 mg/L) 和清碧溪( 0.822 mg/L)。
中和溪流经大理镇和才村,河道两岸分布着餐饮、客栈,其产生的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向河中排放,造成中和溪水质严重污染。
2、可溶性总氮分布规律
十八溪入湖口水中DTN含量见图3,可知,DTN的空间分布与TN基本一致,最大和最小值均在中和溪和清碧溪,其平均含量为1.186,分别占TN的质量分数为43.25%。可见,这些河流中氮以DTN为主。
其调查发现DTN 常为河流水中的主要氮形态。南部溪流区DTN平均含量均高于北部溪流区,变化范围分别为15.297~0.348,其主要污染源为生产生活污水和农田径流污染。
3、氨氮、硝氮分布规律
十八溪入湖口水中氨氮、硝氮含量(见图4和5),可知,氨氮的空间分布与TN基本一致,最大和最小值均在中和溪和清碧溪,其平均含量为2.404 mg/L,硝氮平均含量0.625 mg/L。
南部溪流区氨氮、硝氮平均含量均高于北部溪流区,变化范围分别为0.08~12.762 mg/L和0.188~1.548 mg/L 。
由图可知,这些河流水中氮以氨氮、硝氮为主,其调查发现氨氮、硝氮常为河流水中的主要氮形态。本次调查河流水中硝氮平均含量较低,仅少部分河流中硝氮含量高于氨氮,这与水中环境密切相关,所调查河流平均水深0.5m,部分河流水深不足0.5米,使得水中氧气充足,硝化强度强,氨化和反硝化较弱,水中部分氨氮转为硝氮,导致水浅的河流水中硝氮高于氨氮含量;此外,氨氮含量较高可能与入河生活源及农业面源较高有关。
4、颗粒态总氮分布规律
各河水样中PTN含量介于0.039~1.146 间,平均0.338 ,占总氮平均含量的12.33%,这与采样季节相关,6、7月研究区温度高促进微生物活性分解污染物及植物残体量多,加快河水中颗粒态氮的再生,使PTN含量较高。
PTN最低和最高值分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械制图-形位公差培训讲义.pptx VIP
- 11.21 峥嵘岁月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 必修 音乐鉴赏.pptx VIP
- 08D800-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室外布线.docx VIP
- 16MR204城市道路-透水人行道铺设图集.docx VIP
- 肿瘤的诊断课件.ppt VIP
- DB1309T122-2022《海水池塘对虾养殖技术规范》.docx VIP
- 110kV变电站防雷接地施工方案.doc VIP
-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解析汇总(卢飒第二版) 第1--11章.docx VIP
- —机械制图与形位公差 识图与公差.ppt VIP
- 十足股份鲜食认证测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