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道德生命成 构建和谐道德课堂.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注道德生命成 构建和谐道德课堂

关注道德生命成长 构建和谐德课堂?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场所,是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的平台。 “课堂”与“生命”的关系,犹如“大地”与“生命”的关系,一旦离开了生命,便就成了肢解生命完整性、压抑生命灵动性、阉割生命独特性的场所。因此,让师生诗意地行走在课堂上,必须创造一个有助于生命舒展、生命涌动的和谐的教育环境。 一、和谐品德课堂的理性思考 1、和谐品德课堂的定义 和谐,是描述课堂生成状态的哲学概念。追溯其词源,和者,睦也,即和衷共济、内外通顺;谐者,合也,含顺畅协调、相辅相成之意。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和谐是构成课堂的各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实际发生的相辅相成、互促互向、共生共长的内在生态性关系的总和。据此,我们可给“和谐品德课堂”下一定义,即“和谐品德课堂是指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课堂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个体道德和社会性整体协调发展的一种课堂形态。” 2、和谐品德课堂的特征 (1)愉悦性:在和谐的品德课堂中,学生的道德学习呈“天然”的活跃状态,生命体间能体悟和享受真诚互动对话所带来的欢畅感。课堂成为充盈着热情的“精神场”,道德生命得到了阳光雨露般的润泽。 (2)体验性:和谐课堂中的道德学习是体验式。学习主体置身于自己喜爱的、能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情境,有所经历,有所运思,有所体验,从而使自己的道德生命得以提升。 (3)活力性:真实是课堂产生活力的基础。在真实的前提下,学习主体在预设性目标与动态生成性目标整合而成的平台上“纵情舞蹈”,学习方式呈现出丰富的个性化色彩,并不断创生和推动教学互动向更高更深层次演进。 (4)创造性:德性创造是主体性道德人格的表现。没有创造性的德性是无主体的、死的德性。和谐的课堂是生活化、民主化的课堂,唯其生活化,才能展现社会规范的具体多样性;唯有民主化,才能在丰富的体验和多元的理解中,发展学习主体的道德智慧。 (5)未来性:和谐课堂追求在儿童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教学是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学习生活,并以引领学生践履和向往美好生活为依归。 3、和谐品德课堂的现实意义 (1)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需求。过去的知性德育为什么会走入困境,其主要原因在于漠视了道德的整体性,人为地割裂了认知与情感、知德与行德之间的自然联系。道德的发展是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结果。所以,要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不仅要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道德意向和情感体验,形成稳定的情感和正确的情感定向。通过“认知——体验”把品德教育内容与个体的生活经验及其感受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理解价值、体验价值、力行价值,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2)提高品德教育实效性的需求。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课程等要素组合而成的、相互作用着、具有复杂关系的复合体。教学过程的各种要素、各个环节能否共同组成优化结构,并作为一个和谐的系统发挥其整体最佳功能,从根本上制约着教学的最终效果。鉴于此,我们的品德教育必须努力达成教学要素、教学结构和教学环节的和谐优化,以形成合力,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3)课程走向综合性的需求。品德新课程具有综合型特性。其目标的三维结构、教育内容的统整性、价值的多元化、发展的整体性,无不彰显着综合建构性。如何有效把握综合性?关键是要全面整合课程目标,融合相关内容,整体实现多重教育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品德课的精彩在于和谐整合! 二、构建和谐品德课堂的策略 (一)和谐品德课堂的灵魂:天人合一,生命唤醒 中国传统道德智慧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境界。“德,天道也。”人与德不互为异在,即是“天人合一”。在“天人合一”中,人是惟一的本体。可见,品德教学必须高扬人的主体性,以彰显人的向善之心,达到对自我生命价值的悟证为目的。 1、营造一个大爱的课堂 品德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和知识技能的内在统一。所以,品德课堂更需要人文关怀。什么是人文关怀?作为一名品德教师,人文关怀就是对学生道德智慧、道德生命和道德人格的高度尊重。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在课堂上处处彰显着悉心的呵护,体现着睿智的宽容,流淌着真诚的期待。如一教师在执教《父母的疼爱》这节课时,发现一个父母离异的学生低着头抽泣着。她便悄悄地走过去,用自己的手擦去了这位学生脸上的泪水,把学生搂在怀里并低声说:“老师的孩子和你一样大,今后老师就是你的妈妈。”正是这大爱如水的课堂中,学生们的心灵沐浴着人性的光辉,学生们在如此宽松、自由的情境中不断敞亮自己,放飞个性,奔涌激情,一切显得那么从容与自然,那么舒心与妥帖。正是这如水般载歌载舞的课堂中,诗意地完成着化人化心的教育任务。 2、营造一个生活的课堂 生活是生命的亲历性和实践性,道德则是“生活的构成性

文档评论(0)

qiguangzil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