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景物形象 诗歌形象 人物形象 景象 物象 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 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意境的概念: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 基本概念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 孤寂冷清、幽僻冷寂、恬静优美、闲适恬淡、苍凉悲壮、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清幽明净 、清新明丽 、雄奇优美等 一、考点分析 2012年的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及大部分省市命题,都涉及了“鉴赏诗歌景物形象”这一考点。 这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 高考实例: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分 (2012年山东卷) (2)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4分 (2012江西卷)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二、景物形象鉴赏常见题型 三、解题思路 1、牢记一个规律: 2、抓住意象特点,借助联想,找到“景物形象”(意象)和“作者感情”的契合点 ,揣摩主人公的情感。 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 )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 )的。 联想要抓住“景”与“情”的相似点,总结规律: 高昂乐观 低沉伤感 3、了解一些传统的审美习惯,对我们鉴赏诗歌情感很有帮助。 传统审美习惯例举: (1)望月怀远,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望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2)伤春悲秋,或因见秋而思乡。如柳宗元的“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3)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如苏轼看“大江东去”而叹“人生如梦”。 (4)折柳送别。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其间缠绵悱恻的别离之情,给人以悠长的回味。 (5)闻雁思归。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听梧桐而心悲凉。如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等。 4、注意结合诗歌的具体语境来体会诗歌的情感,同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抒情方法。 同一个物象有时可以构成情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如: 由“蝉”构成的意象: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离愁别绪; 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借蝉自喻,寄寓思乡思亲之情; 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高贵圣洁的象征。 由“酒”构成的意象: 岑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琶琵与羌笛”——具有惜别的意味;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饱含愁绪;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借酒来抒发功业难成的苦闷。 ①注意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注意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注意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四、景物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五、答题套路 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释。 吴松 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走进高考 2012年山东卷 【答案】诗歌开头两句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早依旧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满天飘舞着树叶。(步骤一)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步骤二)为后文抒发羁旅思乡做了铺垫。(步骤三)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走进高考 度破讷沙① 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鸊鹈泉:泉水名. 请从意境营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1 Fun numbers and letters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一起)(2024)英语二年级上册.docx VIP
- 印刷成本核算方式.docx VIP
- 森林防火教学课件.ppt VIP
- 二级保密资格档案目录(24盒)优质材料.doc VIP
- 2025水利工程五大员专业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图书馆业务知识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pptx VIP
-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学习宣贯ppt课件.pptx VIP
- 游消费者行为学(第二版)孙九霞全套PPT课件.pptx
- 东芝 e-STUDIO 2000AC 2500AC 彩色复印机维修手册(拆卸安装篇).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