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书画中线条的意味.doc
中国书画中线条的意味 摘 要:书画同源,书画中的线,是中国书画造型的根基,它既简单,又千变万化,它构成了中国书画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 关键词:书画同源;书画交融;线条意味 线条是中国书画造型的根基,它融于书画。追溯历史,“书画同源”,这是研究中国绘画和书法的人共认的事实,这里的“书”,指文字,中国最早的文宇,是“画”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汉朝许慎《说文解字》里说:最早的写字方法,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随体诘屈”的“象形”,指的就是我们祖先的“画字”,而后陆续出土的陶器等上面的文字,也证明这一点是正确的。 1 “线条”在书法艺术中的审美内涵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这是当今书法界人士对书法所下的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定义。简单,是它尚未包括书法艺术的全部内涵;深刻,是它揭示了书法艺术的根本要义。线条,是书法构成的根本手段,书法的一切艺术意味,最终都要靠线条来表现。书法线条的意味主要表现在“力”、“气”、“势”三个方面: 1.1 线条凝固的“力” 人们在谈到书法艺术的线条时,大多只注意到线条的流动所产生的艺术意味,极少注意到线条中凝固的“力”。其实书法线条中的力感是书法之术意蕴的基础,离开它,一切便都是无皮之毛,无骨之肉。 在中国的书法理论中,“力”、“骨力”是最早出现的审美概念,晋朝卫烁《笔阵图》 有云:“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由此可见“骨力”在书法中的重要性。唐太宗李世民在《论书》 中说他“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把“骨力”提高到了书法艺术第一要素的位置。而书法线条中凝固的“力”,并不以线条的粗细来体现,而是由“中锋用笔”产生的线条的立体感呈现的,只要用笔达到了“如锥画沙”的境界,则线条的形质无论粗细还是枯湿,都会使人感到“力在字中”。当然,这样说并不是指书法用笔只可用中锋,侧锋一律不取,书法中适当运用侧锋可以取得一定良好的效果,所谓“中锋取力,侧锋取妍”,在书法中侧锋只能作为中锋的辅助作用。 1.2 线条流动的“气” 在古代的书法理论中,线条流动的意味多以“气”来表达,它有两层含义:其一,指书法作品中体现的某种艺术气质和艺术风格。据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里:“阳气明则华璧立,阴气太则风神生”,即是用形象的语言说明“阴”“阳”之“气”在书法中产生的刚、柔不同风格。元朝陈绎曾在《翰林要决》中将书法之“气”归纳为“清”、“和”、“肃”、“壮”、“奇”、“丽”、“古”、“淡”八种类型,实即书法审美趣味和审美风格的分类概括。书法“气”的第二层含义指书法线条在流畅、跳跃、顿挫的综合效应中体现的连贯性。清朝梁同书《与张芑堂论书》云:“写字要有气,气顺从熟得来。有气则自有势,大小长短,随笔所注,自然贯注,成一片段,却著不得丝毫摆布,熟后自如。”这里讲的“气”,是从技法的角度指出书法线条的最高标准“自然贯注”。“一气呵成”, “一气贯注”的草书表现得最为典型。书法中“一气贯注”并非指线条没有间断,恰恰相反,若不间断地一笔写到底便没有“气”可言了,书法艺术中的“线条流动”就在这连断的统一中,“笔断意不断”的达到“一气贯注”境界中。 1.3 线条组合的“势” “势”意指“姿势”、“姿态”,以及由它体现的一种精神面貌。书法之“势”的内容,包括单个字的形态,字与字之间形态的呼应和配合以及整体布局的经营。隶书的“穹窿恢廓,栉比针裂”,草书的“狡兔暴骇,将奔未驰”,以及篆书的“若行若飞,????”无不是以字的形态以及其相互的呼应体现出仪态多姿的“一书势”。而这一切,最终都是以“线条”的组合体现的。中国的书法之“势”还在于随着欣赏者的精神境界、审美情趣、审美修养,以及特定审美情境而变化,古人曾说过:“睹物以致思,非言辞之所宜”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美学见解。而这正说明了书法之“势”审美意味的丰富性。 2 “线条”在中国绘画的功能与审美内涵 以线为特征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基本的风格和特点。线一直是中国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和表现形式,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简单到多样,由幼稚到成熟,并逐步地创造和丰富了表现形式和表现力,形成了中国民族美术独特的风格。那么线条在绘画中的具体内涵,浅谈以下几点: (1)线在中国绘画中统帅了墨、色、章法、结构、节奏、韵律等。中国画的线是由笔墨来完成的,笔有笔法,墨有墨法,而运用法则在于灵活地运用。“六法”提出“骨法用笔”, “骨”是坚固的内部结构,是生命运动的支撑点,点、染只是辅助性的“锦上添花”。“骨’”的表现在于用笔,以书入画,纳书法于绘画之中,笔锋的运用有正侧、立卧、藏露、顺逆的变化,笔力笔速有轻重、疾徐、缓急的变化;笔线有流畅、凝练、刚柔、方圆的变化,不同的书写方式,运笔的轻重疾缓、偏正曲直,使线产生了难以尽言的千变万化。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良友》画报与都市现代性的文化记忆.doc
- 《论语》的创办与归属之争.doc
- 《起风了》:宫崎骏最受争议的一场暴走.doc
- 《销售收入账务处理》的教学设计.doc
- 《黄河大合唱》二三事.doc
- 「上班族小游」与「学生小葵」的60days重复穿搭.doc
- 「白润美肌」的养成攻略.doc
- 「自己动手」做发型.doc
- 【广东十三行史话之五】“哥德堡号”的奇幻漂流.doc
- 一个人的壁球,两个人的爱情.doc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