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在海地的作为
美国在海地的作为
美国在拉丁美洲的行为方式,与原先的殖民者不太一样。美国知道拉丁美洲各原殖民地国家,大多都有对于民主、自由的向往,因此,美国的方式是,利用“自由、民主”为口号,采取政治、军事和经济手段,最终确保美国的利益。 例如,1941年7月,在美国垄断资本的怂恿下,秘鲁出兵占领厄瓜多尔西部。在美国、巴西等国的调解下,占优势的秘鲁停止进攻。1942年,秘鲁和厄瓜多尔签订边界议定书,厄瓜多尔丧失1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些土地后来大部分租借给美国石油垄断企业。 说到美国对于拉丁美洲国家的掠夺,有一个企业不得不提到,它就是美国联合果品公司。这个企业曾经垄断了中美洲香蕉贸易的60%,占世界香蕉贸易的20%,它除了经营果品和其他热带作物的生产、运输和销售外,它在美洲的经营内容还包括电话、电报、广播、出版、电力、饮料、制糖、木材,以及石油。联合果品公司在拉丁美洲各国拥有大量土地,它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修建铁路、港口。而在它购买的土地上,联合果品公司自定法律,自设军营,任意逮捕和枪杀工人,成为各个国家的“国中之国”。为了充分实现的自己的垄断地位,美国联合果品公司还借助强大的经济实力,操纵各地政治,扶植亲美势力,却不在乎这些政治势力的政治态度。 由于经济发展的先后关系,后发展国家的实力总是较弱,因此,发达国家总是希望落后国家能采取自由经济的政策。因为,一旦经济自由,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轻而易举就能吃掉落后国家的弱小企业。在这种局面下,拉丁美洲独立的原殖民地国家,在自由经济的氛围中,大多都饱受剥削。例如中美洲的“香蕉之国”、“咖啡之国”等,绝大部分利润都进了外国垄断资本的口袋,本地居民虽然已经不再是奴隶,但是,普遍生活状况改变并不大。由此,我们就能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几乎全世界所有原殖民地国家,都有一个“国有化”运动或过程。例如危地马拉政府没收了联合果品公司22万英亩的土地,古巴政府没收联合果品公司27万英亩土地。在这种趋势下,联合果品公司开始走下坡路,一蹶不振。 原殖民地国家的国有化,是一个无奈之举。如果自由竞争,本国企业基本上都被以美国为代表的外国企业吃掉,政策扶植本国企业业基本不可能。外国跨国公司作为垄断企业,剥夺了各国财富创造者改善生活质量的机会。它们的做法与当年的殖民者,在某些重要方面还是一样的,都是将各国当成原料供应地,处于经济链的最末端。因此,各国政府不得不将大型外国企业,以及本国重要资源收归国有。例如,墨西哥将英美石油和铁路收归国有,阿根廷将英美垄断的铁路、电话等企业赎归国有,玻利维亚将美英垄断的矿山收归国有等等。据联合国统计,1960-1976年,拉丁美洲国家一共接管了200多家外国大型企业,其中四分之三以上是美国企业。 拉丁美洲各国的国有化对美国资本是一个严重打击,面对这一趋势,美国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在各国扶植代理人。海地独裁者杜瓦利埃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上台的。在杜瓦利埃之前,美国在海地的经济渗透,虽然使得海地的经济总量有所发展,但是,海地普通百姓得不到任何好处,不满和反抗日益激烈。这种时候,我们再次看到美国必须面对的一个民主、自由的悖论:美国所要的民主和自由,只能是对美国有利的;而各国自发的民主、自由,总是对美国不利的。于是,美国在经济和政治之间,毫不犹豫地把经济放在第一位。由此,独裁者杜瓦利埃在海地站稳了脚跟。这种情况与美国在伊朗,反对实行国有化政策的民选政府,而支持独裁者巴列维国王上台几乎一模一样。 杜瓦利埃依靠军队,在1957年赢得大选,当选为海地总统。1958年,杜瓦利埃便与美国签订军事协议,聘请美国军事代表团,改组和训练海地的军队。正是这支美国化的海地军队,保障了杜瓦利埃父子统治海地长达29年。 杜瓦利埃与美国的关系也有反复。随着古巴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杜瓦利埃在美苏两个阵营中也出现了摇摆。由于美国在1958年就获得了在海地的导弹基地,因此,美国花大力气,想尽办法让海地留在自己的阵营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拉拢一个独裁者,比让海地人民全体接受美国要容易得多。1962年,杜瓦利埃在美国的优厚条件下,勉强接受美国的要求,成为加勒比海的反共堡垒。此后,1964年,杜瓦利埃修改根据美国《宪法》制定的海地《宪法》,使自己成为终身总统,宣布禁止一切反对派活动。美国只当没看见,一直与海地商讨建立自由港的协议。 1971年,老杜瓦利埃去世,19岁的小杜瓦利埃继位,仍旧实行独裁统治。小杜瓦利埃继续大量引进外资,鼓励美国垄断企业到海地投资。美国垄断组织控制了海地剑麻和蔗糖生产以及铝土开采和许多加工业部门。美国企业在海地赚钱了,海地却成为拉美经济上最落后的国家。 1986 年,忍无可忍的海地人民举行罢工,各地纷纷响应,全国陷于瘫痪状态。面对大势已去的海地局势,美国动用军事飞机,帮助小杜瓦利埃及其眷属、亲信,带着1亿美元的现钞,离开海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