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中药,用砂锅还是煎药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煎中药,用砂锅还是煎药机?.doc

煎中药,用砂锅还是煎药机?   煎中药最关键的是能否最大限度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煎成中药汤剂,达到最佳的临床药效。中国历代名医都对中药的煎药法非常重视。李时珍对于煎药和服用中药,有这样说法:“若发汗药,必用急火,热服。攻下药,亦用紧火煎熟,下硝黄再煎,温服。补中药,宜慢火,温服。阴寒急病,亦宜紧火急煎服之。”可见,不同中药或者同一方剂中不同药味煎煮方法、火候、时间各有不同,临床疗效也会随之不同。 现在人们一般采用传统的砂锅煎药或由医院和药店的煎药机煎药两种方式。 砂锅煎药 优点:一般采用传统的砂锅,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导热均匀,且不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能够保证药物疗效,不会产生毒副作用。 1.火候有文火和武火之分。一般情况下,先用武火将药液烧至沸腾,再改用文火慢慢煎熬。煎煮时间的长短及次数根据药性的不同而确定:滋补药一般采用文火,头煎30分钟,二次煎20分钟。解表药一般采用武火快煎,使药物保持易散作用。我院刘亚娴临床用银翘散处方治疗发热,经实验及临床应用证实,发挥银翘散作用的关键是煎煮时间3~6分钟,解热效果最好。实践证明,不同的煎煮火候会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率,直接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2.中药品种繁多,砂锅熬药一般可根据药性选择适宜的方法。如矿物类药物应先煎,挥发性、芳香性药物应后下,胶质类药物应烊化,毛茸、粘稠性、粉末类药物应包煎,贵重药物应另煎等等,都是传统煎药法中提高药物有效性的方法。 缺点:一是砂锅煎药由于砂锅内壁粗糙、空隙纹理多,容易吸附各种药物成分造成串味。二是煎煮过程一般需要专人看管,经常搅拌,容易出现药液溢出、烧糊、砂锅裂缝等现象。三是砂锅容量小,只能每剂单煎比较麻烦,且携带、服用不方便。 煎药机煎药 传统中药存在煎药麻烦、携带不便等缺点。因此,简便易行、方便快捷的中药煎药机应运而生。 优点:一般采用优质不锈钢为容器内壁,传热性及化学性质稳定;可自动化控制,可定时、定温,能自动停止,避免了药液溢出或糊焦现象;高温高压,可缩短煎药时间,有灭菌作用;可以批量煎制,自动分剂量包装,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患者携带及服用。 缺点:煎煮机煎药受热时间长,对有特殊要求的“先煎”、“后下”等矿物性药物和含挥发性成分、易受热分解的药物降低了药效,同时由于煎药机一般只煎一次,使某些矿物质药物有效成分难以充分煎出。 比较和选择 煎药机煎药使服用中药汤剂变得简便易行、方便快捷,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模式,也改变了许多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对服用中药汤剂的抵触情绪,使广大患者更乐于接受中医中药的治疗。但煎药机千篇一律的煎煮模式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中药的药效。 而传统的砂锅煎药,由于容器成本低、火候可控、可重复煎制、能满足各种特殊药物的要求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目前仍为大多数患者首选。近些年市场上出现的电紫砂药壶,对传统砂锅的一些缺点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不失为钟情于传统砂锅煎药的患者的另一个选择。 广大患者服用中药首先要确保用药安全和药物临床疗效,其次才是煎煮、服用方便。患者应根据自身疾病情况,结合中药药性和药剂的组成,选择适合自己的合理煎药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药疗疾的效果,才是治病根本。 天气逐渐由凉转寒,冬季进补成为了很多人热衷的话题。其实,针灸有着食补不能比拟的优势,很多冬季爱犯的老毛病,如形寒肢冷、退行性关节炎、脾虚泄泻、老慢支、失眠、痛经、哮喘……等疑难杂症,从中医辨证分型来说,多属于虚寒症候,冬季则是一个调理的好时机。所谓“寒者热之”,采用温针灸、艾灸等温热疗法,可以温通经络、行气活血,从而调整人体的内分泌,增强血液循环,提高抗病能力,改善气滞血瘀、代谢不畅导致的亚健康状况。 温针灸的由来 温针之名首见于《伤寒论》,兴盛于明代,明·高武《针灸聚英》及杨继洲之《针灸大成》均有载述:“其法,针穴上,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灸之,多以取效。……此法行于山野贫贱之人,经络受风寒者,或有效”。近代已不用药饼承艾,在方法也有一定改进,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此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的患者,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 疾病实例 治疗肩周炎:可取阿是穴、肩髃、肩贞、肩前、肩髎、曲池等穴位,常规消毒,进针后提、插、捻、转,得气后把预先准备好的2厘米长的艾团插到针尾上,距离以不灼伤皮肤为度,使艾团的热力通过针身传到穴位上,待艾团烧完熄灭冷却后起针。每次灸15分钟左右,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4日。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穴取突出节段及上下节段之夹脊穴、委中;配穴取环跳穴、秩边、承山、足三里、太冲、肾俞、大肠俞、膀胱俞、风市、中渎、阳陵泉,绝骨等针刺得气后,针柄装上2.5厘米长的艾条,连续灸3壮起针后,按压针孔,两组穴位交替。每日1次,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