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因素与治疗措施.doc
                    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因素与治疗措施
  摘要: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消化内科收治的18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认真总结分析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因素并实施相应治疗。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发病因素;治疗措施 
  所谓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PU,Peptic Ulcer)是指胃肠粘膜被胃酸与胃蛋白酶消化了胃肠壁而导致形成的溃疡创面,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高达10%的发病率)[1]。我院总结分析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因素并相应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消化内科收治的18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82例患者共136例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年龄8岁~79岁(平均年龄34.2±1.3),共计80例胃溃疡、81例十二指肠溃疡、21例复合性溃疡。全部患者经胃镜检查与内镜活检(全部标本实施HE染色与快速尿素酶分析实验)确诊为消化性溃疡。 
  1.2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认真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生活行为习惯、心理精神状况、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信息资料。 
  1.3诊断标准 依据中华医学会所发布的《内科学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内相应内容作为诊断指标[2]:消化性溃疡作为慢性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表现为呈现周期性、反复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胃酸抑制类药物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通过电子胃镜检查清晰可见溃疡面,实施X线钡餐(上消化道造影)查证存在溃疡龛影。 
  2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因素分析 
  通过临床资料总结分析与相关文献资料收集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精神压力过大、药物刺激为消化性溃疡发病主要因素。 
  2.1幽门螺杆菌感染 临床统计数据中共计129例患者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比例高达70.88%。相关文献资料也证实HP与胃肠道疾病有着密切的关联,HP通过病毒感染的手段影响胃液的调节分泌功能[3],原本作用于消化食物的胃酸与胃蛋白酶攻击胃肠粘膜从而引发消化性溃疡的发生。通过药物手段根除HP能够加速溃疡面愈合甚至治愈消化性溃疡。 
  2.2不良饮食习惯 不良食物刺激因素会削弱胃粘膜的屏障,例如烟草中存在的尼古丁会因刺激胃粘膜血管收缩-抑制幽门括约肌张力-大幅度降低的胰液引发消化性溃疡[4]。临床数据证实大部分发生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都存在抽烟、和浓茶(咖啡)、不吃早餐、常吃剩饭菜、食盐超标等不良饮食习惯。 
  2.3精神压力过大 长期处于应激状态,高度紧张(疲劳)的神经系统会刺激乙酰胆碱的分泌,在增加胃酸分泌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同时削弱胃粘膜的屏障,上皮细胞的再生修复能力在长期受压制的状态下会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5]。 
  2.4药物刺激 临床数据证实服用过非甾体抗炎药史(阿司匹林)的患者数量为没有服用过非甾体抗炎药史(阿司匹林)的患者数量的3倍以上各类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会刺激胃肠道,还会提升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6]。 
  3消化性溃疡治疗措施 
  3.1药物治疗 当前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采用的方法为奥美拉唑20mg/d+阿莫西林1000mg/d(对于不能服用阿莫西林的患者可改服奥美拉唑400mg/d甲硝唑)+克拉霉素500mg/d。此外患者连续服用6w的莫替丁抑制胃酸过多分泌[7]。 
  消化性溃疡在中医上属于胃脘痛的范畴,是饮食不当、情绪刺激、劳倦脾虚、气血不调所引发。依据患者临床症状采用中医辩证法进行治疗,采用的方法为柴胡20g+芍药15g+甘草15g+陈皮15g+茯苓15g+川芎10 g+枳壳10g+香附10g+生姜10g[8]。 
  3.2饮食锻炼等辅助治疗 消化性溃疡病程长、复发率高的特点,除必要药物治疗外,需要从其饮食锻炼等方面着手实施预防辅助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忌暴饮暴食,多食用清淡对肠胃无刺激的食物(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牛奶等对肠胃有养护功能的流质食物应定时饮用。油腻与辛辣食品需要忌食,患者需戒除烟酒。此外,消化性溃疡作为一种非传染疾病与患者的日常锻炼密不可分,适度锻炼很重要。尽量少服用刺激肠胃的药物刺激到肠胃道。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与临床资料总结,笔者认为单纯使用保护黏膜、抑制胃酸等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存在疗程长、复发率高等缺陷,需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了解自己的发病因素进行相应的治疗(克制),从而提升疗效并降低复发性。 
  参考文献: 
  [1]郑宏强.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J].海峡药学,2013(07). 
  [2]裴志霞,许瑞,石彩红.青少年消化性溃疡发病特点及防治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13(13). 
  [3]程进立.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18). 
  [4]张继明,张冬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