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地区蒙古族群众胆石症流行病学调查与生活习惯关系分析.docVIP

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地区蒙古族群众胆石症流行病学调查与生活习惯关系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地区蒙古族群众胆石症流行病学调查与生活习惯关系分析.doc

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地区蒙古族群众胆石症流行病学调查与生活习惯关系分析   摘要:目的 为了了解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地区高原牧区胆石症流行病学情况,以便针对行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方法 对所有调查对象行空腹腹部B超检查,均符合胆石症诊断标准。结果 4080人共检查出胆石症患者591 人,占总数14.5%。结论 单胆石症的患病率均明显超过全国或本地区既往调查的结果。   关键词:高原牧区;蒙古族胆石症;流行病学;生活习惯   胆石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可发生于胆囊、肝内胆管和胆总管,其患病率因种族、遗传、地理、饮食等因素而异。本文就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地区高原牧区胆石症流行病学调查与健康教育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7~12 月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地区在职与离退休职工为调查对象,随机抽查 4080 人。年龄20~70 岁,平均年龄45 岁,其中男3012 例,女1068 例,在职职工3702 例,离退休职工378 例,既往有胆石症患者362 例。   1.2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行空腹腹部B超检查,均符合胆石症诊断标准[1]。将调查结果与全国胆石症的结果相比较。   2结果   4080 人共检查出胆石症患者591 人,占总数14.5%,单发结石356 例,多发结石135 例。临床出现症状493 例,隐匿性结石94 例。其中男性311 例,占男性10.3%,20~40 岁66 例,占同组10.1%,40~60 岁229 例,占同组16.2%,60~80 岁152 例,占同组10.5%;女性280 例,占女性26.2%,20~40 岁74 例,占同组11.4%,40~60 岁180 例,占同组18.3%,60~80 岁26 例,占同组11.4%。胆石症的患病率均明显超过全国或本地区既往调查的结果。   3讨论   胆石症的发生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多基因性疾病。油腻饮食、荤食习惯、偏食动物油、偏食动物内脏和不吃早餐均为胆石症危险因素,研究发现.高原缺氧的情况下蒙古族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易并发胆石症.据此推测.饮酒.特别是空腹饮酒.是并发胆石症的高危因素,同时,饮食高脂质、高胆固醇、低维生素C的特点,也是使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因素。   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地处柴达木盆地边缘。大柴旦,蒙古语称伊克柴达木,意为大盐湖,是柴达木盆地的北大门平均海拔3173米。属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温2℃,降水量75mm,境内山脉众多,戈壁浩瀚,自然条件较差。饮食结构不合理,蔬菜、水果摄入量少,牧民喜食肥牛、羊肉、酥油茶等,普遍为高脂饮食,动物脂肪摄入量多,喜饮烈性酒。对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人民医院1991 年8 月~2012 年8 月115例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胆石症患者人数之比为汉:蒙古族:藏族2.01:4:1.而当地三个民族结构比为1.84:1.61:1.蒙古族族发病率高于其他民族.存在着民族发病特性。   综上所述,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地区牧区因高原缺氧、高脂饮食、长期大量吸烟、中度以上饮酒是胆石症患病率明显增高的主要原因。改变生活习惯,多吃蔬菜,低脂饮食,少食动物内脏,勤吃早餐,少饮酒,合理运动,控制体重对减少胆石症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4健康教育   4.1建立乡村卫生院、所、室胆石症病防治网络 建立20 岁以上首诊患者常规肝胆B超检查、积极开展胆石症病综合防治措施: ①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胆石症的危险因素,同时存在的临床情况,了解胆石症预防治疗的重要性。②深入浅出地耐心向患者解释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使之理解其治疗意义,自觉的付诸实践,长期坚持。   4.2控制体重与减肥,减少热量摄入 尽量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25,肥胖者要尽量减少高脂及富有胆固醇食物,如肥肉、蛋黄、动物内脏等。由于胆石症的发病与肥胖有关.帮助患者循序渐进地减重,重视节制饮食。   4.3合理善食与限盐,减少脂肪的摄入 每人食盐量以不超过6 g/d为宜,同时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应该适当限制那些刺激胆囊收缩的因素 食物成分对胆囊收缩的影响,按照强弱顺序排列为脂肪、刺激性凋味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具有较强的刺激胆囊收缩的作用。增加饮食中利胆因素会有助于胆石症的防治。中医有许多关于利胆药物的研究,如大黄、番泻叶、菌陈、柴胡、金钱草等有利胆作用。食物的量和质要适应每个人体力活动量的大小,保持摄入的能量和消耗的能量基本平衡;饮食要多品种多变化, 注意粗粮与细粮、荤与素的合理搭配,少吃高脂、高胆固醇、高糖食物,少吃生冷与辛辣食品,以免助湿生火,使胆汁淤积形成结石:烹调应以蒸、煮、炖为主,少吃煎炸、熏烤类食物;宜适当多吃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   4.4戒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