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史知识问题解析精选【旧人教版】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问题解析精选
1、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答案:
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2、春秋战国时期,有利于结束分裂混乱局面。走向统一的因素。
诸侯国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华夏族和其它各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
各国变法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促进旧制度瓦解崩溃和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建立,秦国实力的强大为统一准备条件。
法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基础,又为统一提供了思想武器。
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3、试简述“汉承秦制”的表现、作用和实质
(1)两汉基本上承袭秦朝制度,在废除秦朝苛法的前提下,对秦制又有所损益变化。
政治方面:①刺史制度。汉武帝以后,汉朝实行了一套比秦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使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②察举制度。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形成,对中央集权不利。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了王国问题。东汉光武帝对诸侯控制也很严。
又如经济上,两汉实行编户制度。
(2)这些措施有力巩固了秦汉大一统局面。汉武帝在解决王国问题的同时,建立起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即察举制等。两汉选拔重用大批人才,加强了对地方官僚的控制,有利于两汉强盛局面出现和社会历史的发展。
(3)汉承秦制的实质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是两汉统治者在吸取前朝灭亡教训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皇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加强对广大劳动人民剥削控制,强化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体现。
4、汉朝时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开始走向世界,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说明上述结论,并简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一)表现——实际是一道列举题。
政治:与朝鲜、日本的使节外来;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来朝。
经济:铁制生产工具输往朝鲜;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在越南推广。
文化:中国先进科技文化传播到欧亚等地。
(二)原因:——实际是提问外交频繁的原因,根据一般的原理不难得出答案。
国力强盛,文化繁荣;
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政策。
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交通)。
5、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和北方在政治经济方面有哪些异同?在文化上各有哪些反映?这些反映又说明了什么?
解析:注意第一问的时间限制;比较对象的限制;内容的限制(政治、经济方面);政治一般包括政权、阶级关系、治乱、分裂统一等;经济主要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文化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意识形态等。第二问注意“各”字。
(一)不同点: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出现描述战乱的《木兰辞》;南方诗歌多描写爱情。
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总结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齐民要术》。
江南经济进一步开发——科技文化进一步发(王羲之、祖冲之)
东晋士族制度充分发展,政治黑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表达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二)相同点:
南北方都出现政权更替频繁的局面。
佛教广泛流行——石窟艺术和宗教画流行。
(一) 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6、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
(1)两汉、魏晋时期察举制度和九品中正制导致世家大族政治特权地位的形成。
(2)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度。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隋炀帝时期建进士科。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时期增加录取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制度。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3)北宋乡、省、殿三级考试制度形成定制。考试科目减少,进士科成为主要科目;录取名额增加。
(4)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科举制度走向极端。
(5)近代以来。戊戌变法废除八股取士;1905年废除科举制。
7、概括明代以前中外关系的特点,及明清时期,对外政策呈现的趋势,呈现该趋势的原因和后果。
(一)特点:
(1)中华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成为周边国家乃至于亚非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2)汉唐元各朝基本采取了对外开放的政策。(3)中外关系以互通使节、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为主。
(二)趋势:
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自守。
原因:(1)明清时期中国的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腐朽。(2)外因是倭寇侵略我国东南沿海,西方殖民者的到来。
(三)后果:
阻碍了我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国几乎脱离了世界发展的潮流,落后于西方,从而进一步受到西方的侵略。
8、三国两晋南北朝与唐朝,佛教为什么都能广泛传播?魏晋到隋唐,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表现?
(一)原因
(共同点)①佛教本身具有很大欺骗性;②统治者利用佛教麻痹人民
(不同点)三国两晋南北朝,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医执业医技能作第二站.doc
- 中医生理学总结简单版.doc
- 中医病历书写基规范.doc
- 中医药文化与民文化.doc
- 中医辨证理论之纲辨证.doc
- 中医附院心内科陪医师出科理论考试题.doc
- 中医鼻科一般护常1.doc
- 中医骨科电子病三甲要求.doc
- 中华书局九年级史上册试卷全集.doc
- 中华诗词之美叶莹期末考试答案.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