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矿业大学化原理习题—蒸馏
一、单选题
1.蒸馏是分离( )混合物的单元操作。 B
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刚体。
2.蒸馏是利用各组分的( )不同的特性实现分离的目的。 C
A 溶解度;B 等规度;C 挥发度;D 调和度。
3.在二元混合液中,( )的组分称为易挥发组分。 A
A 沸点低;B 沸点高;C 沸点恒定;D 沸点变化。
4.在二元混合液中,沸点低的组分称为( )组分。 C
A 可挥发;B 不挥发;C 易挥发;D 难挥发。
5.在二元混合液中,( )的组分称为难挥发组分。 B
A 沸点低;B 沸点高;C 沸点恒定;D 沸点变化。
6.在二元混合液中,沸点高的组分称为( )组分。 D
A 可挥发;B 不挥发;C 易挥发;D 难挥发。
7.( )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A
A 液相回流;B 进料;C 侧线抽出;D 产品提纯。
8.液相回流是保证( )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B
A 吸收;B 精馏;C 传热;D 过滤。
9.在( )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 C
A 冷凝器;B 蒸发器;C 再沸器;D 换热器。
10.在再沸器中溶液( )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 C
A 部分冷凝;B 全部冷凝;C 部分气化;D 全部气化。
11.在再沸器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 ),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 D
A 上升物料;B 上升组分;C 上升产品;D 上升蒸气。
12.再沸器的作用是提供一定量的( )流。 D
A 上升物料;B 上升组分;C 上升产品;D 上升蒸气。
13.( )的作用是提供一定量的上升蒸气流。 C
A 冷凝器;B 蒸发器;C 再沸器;D 换热器。
14.( )的作用是提供塔顶液相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 A
A 冷凝器;B 蒸发器;C 再沸器;D 换热器。
15.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 )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 B
A 塔顶气相;B 塔顶液相;C 塔底气相;D 塔底液相。
16.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塔顶液相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 )回流。 B
A 气相;B 液相;C 固相;D 混合相。
17.在精馏塔中,原料液进入的那层板称为( )。 C
A 浮阀板;B 喷射板;C 加料板;D 分离板。
18.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称为( )。 A
A 精馏段;B 提馏段;C 进料段;D 混合段。
19.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 )。 B
A 精馏段;B 提馏段;C 进料段;D 混合段。
20.在精馏塔中,加料板( )的塔段称为精馏段。 A
A 以上;B 以下;C 以外;D 以内。
21.在精馏塔中,加料板( )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提馏段。 B
A 以上;B 以下;C 以外;D 以内。
22.( )是指离开这种板的气液两相相互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 C
A 浮阀板;B 喷射板;C 理论板;D 分离板。
23.理论板是指离开这种板的( )相互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 D
A 气固两相;B 液固两相;C 气液固三相;D 气液两相。
24.理论板是指( )这种板的气液两相相互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
A 离开;B 进入;C 混合;D 接触。 A
25.理论板是指离开这种板的气液两相相互( ),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 B
A 混合;B 成平衡;C 接触;D 分离。
26.回流比的( )值为全回流。 A
A 上限;B 下限;C 平均;D 混合。
27.回流比的上限值为( )。 C
A 内回流;B 外回流;C 全回流;D 最小回流比。
28.回流比的( )值为最小回流比。 B
A 上限;B 下限;C 平均;D 混合。
29.回流比的下限值为( )。 D
A 内回流;B 外回流;C 全回流;D 最小回流比。
30.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 kmol/h,xF = 0.6,要求塔顶x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变压器骨架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 中国古代九大书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doc
- 中国古代农民的成及其变化.doc
- 中国古代史七上习提纲.doc
- 中国古代史专题: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与重大改革.doc
- 中国古代史史料复习材料.doc
- 中国古代史复习料 大一上 原始社会到魏晋南北朝.docx
- 中国古代史知识问题解析精选【旧人教版】.doc
- 中国古代史练习二).doc
- 中国古代史课程题库.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