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修3第2章2:分子的立体结构的导学案
§2-2 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1课时)
形形色色的分子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创境激趣】用多媒体展示CO2、CH2O等分子的模型,提出原子数相同的分子如CO2和H2O以及
NH3 和CH2O,而立体构型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学目标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3.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重点点【】认真阅读课本35到37页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孤对电子: ;成键电子: 。
4.以N和Cl为例,说明如何根据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确定它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 一行行色色的分子AB2、AB3、AB4、AB5、AB6 ABn 立体结构 范例 双原子分子 n=1 H2、HCl等 三原子分子 n=2 CO2、CS2、BeCl2等 V形 H2O、H2S等 四原子分子 n=3 BF3、CH2O等 NH3、H3O+、PCl3等 五原子分子 n=4 CH4、CCl4、NH4+等 此外,还有一些结构特殊、更复杂的常见分子的结构见课本36页图2—12。
分子的稳定性与其立体结构(1) 式的S8分子更稳定(2) 式的C6H12稳定
分子的立体结构的测定 红外光谱仪 测定分子的立体结构见课本科学视野同样三原子分子CO2和H2O,四原子分子NH3和CH2O,它们的空间结构不同ABn型分子或AB nm±型离子的立体构型?
1.学习价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的目的是什么?
VSEPR解释分子的不同立体构型,预测ABn形分子或AB nm±离子的立体构型。
2.价层电子对理论认为,决定分子的立体构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或者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 theory)AB nm±型离子的立体构型主要决定于中心原子A的价电子层中各电子对的相互排斥作用,这些电子对处于中心原子周围尽可能互相远离的位置上,以使彼此间的排斥力最小,分子或离子体系能量最低,最为稳定。
(1).什么是价层电子对?
价层电子对是指分子或离子中的 中心原子上的电子对,包括σ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 孤电子对。
(2).你知道“价层电子对”之间斥力的相对大小吗?
价层电子对之间斥力大小顺序为: 孤电子对-成键电子对 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对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ABn型分子(或AB nm±离子)的步骤CO2 NH4+ CO32- H2O NH3 中心原子 孤电子对数
(a-xb)/2 σ键电子对数 价层电子对数 VSEPR模型名称 立体构型名称 确定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写出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完成表中的前两行中的内容。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1/2(a-xb)其中,a是x是 AB nm±离子中的n
b是AB nm±离子中的n
确定VSEPR模型。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为2、3、4时,VSEPR模型名称分别是什么?完成表中的第五行中的内容。
①第一类:是中心原子没有孤对电子(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分子。第二类:是中心原子上有)的分子。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四面体
三角锥形NH3 2 2 4 四面体 V形H2O ⑷.确定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名称。如何由VSEPR模确定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名称?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 models)
根据σ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确定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再根据价层电子对彼此间排斥力最小,确定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最后略去VSEPR模型中的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便可达到分子的立体构型。
【】确定的VSEPR模型和立体结构分子 键电子对孤电子对VSEPR模型 立体结构 BF3 HCHO SO3 NO3- NO2- CH4 SO42- PO43- H3O+ SO32- 【提出疑惑】
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罗列出来:
§2-2 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2课时)
杂化轨道理论1s22s22p2,碳原子的3个2P相互垂直且只有两个未成对的电子,从电子配对的角度来讲,碳原子只能与两个H原子形成两个共价键,而实际上是: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形成4个C — H键,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键角为109°28′,为了解决甲烷分子正四面体构型,鲍林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
【学目标1.认识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
2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3能根据杂化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doc
- 走进细胞组成细的分子单元测试题.docx
- 起航内部考点总(完美打印版).doc
- 起重机技 术 范.doc
- 超全高中化学方式(辞典式现查现记).doc
- 超分子结构在2上的多样性:薄层固体的晶体工程.doc
- 超声波局放探测术在GIS状态监测中的应用.doc
- 超强的生物复习料大全.doc
- 超级化学复习笔-计算篇.doc
- 超纯水设备水处系统各部件特点介绍.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