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碳纤维布采用预力卸载法加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的分析研究
碳纤维布采用预应力卸载法加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的分析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发布时间:2008-09-23?? 作者:王涛,黄平明摘要:为了充分利用碳纤维材料强度,提出新的碳纤维加固技术-预应力却载法。结合宜昌市境内的龙潭河桥修建工程,详细论述了这种技术的设计思路和施工工艺,通过单梁荷载试验,验证了预应力却载法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对今后粘贴碳纤维加固法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与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成为近年来被大量应用于多种结构补强加固中的一种新型材料。同时随着桥梁加固技术的不断进步,碳纤维粘贴补强技术在理论设计和施工等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在这方面,广大学者和桥梁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笔者在工程实践及试验研究中都发现,目前采用一般粘贴碳纤维布的加固方法,碳纤维布高强度的特点仅在梁中主筋屈服后才得以充分发挥;对于大多数被加固梁板在加固后的二次受荷过程中,碳纤维布的应力始终滞后于原结构的累计应力,采用碳纤维布加固的梁板,开裂荷载 和屈服荷载的提高仅为5%~10%。虽然受拉钢筋屈服后极限荷载有显著提高,但此时构件一般都已开裂十分严重,变形也很大,这种承载力的提高对正常使用阶段结构性能的改善无显著作用。???? 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比较热衷于碳纤维布的预应力技术研究。该技术采用特殊张拉设备对碳纤维布施加预应力,再粘贴到桥梁结构上实施加固。这样,在外加荷载前,碳纤维布即已承受预拉应力,使其高强度的特点得以提前发挥,提高加固效果。从已有的文献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这种预应力技术在实验室中表现出良好的加固效果,但由于施加预应力的施工张拉设备比较复杂,使得这种技术目前难以应用于工程实践。???? 根据笔者亲身参与碳纤维粘贴补强技术在桥梁工程中应用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碳纤维布加固技术-预应力卸载法。将传统的体外预应力施加技术与碳纤维加固技术结合起来用于结构的加固,以便使碳纤维布可以较早地参加工作,从而使其高强度的特点得以提前发挥,提高加固效果。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研究,详细论述该施工技术的设计思路和施工工艺,并在实际工程中通过荷载试验验证了其可行性。???? 1 工程实例桥梁概况???? 工程实例为湖北省宜昌市龙潭河桥。该桥是新建桥梁,桥型为等跨四孔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上部结构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板底粘贴三道18cm宽双层碳纤维布的新结构形式;下部构造采用扩大基础,U形重力式桥台和三柱式桥墩。全桥横向由13片空心板组成,形成双向四车道二级公路桥, 桥面净宽(m):16 +2X2人行道。本桥的设计荷载标准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 2 预应力卸载法加固设计???? 2.1 设计思路???? 预应力卸载法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千斤顶等上顶装置在梁底施加与恒载反方向的荷载,消除梁体已有变形,并且使其产生一定的反向变形,在该变形状态下粘贴碳纤维。当碳纤维与梁体结构粘贴可靠后,撤收施加预应力的设备。???? 该技术利用了传统的体外预应力施加技术,首先使结构产生一个反向的变形,而后粘贴碳纤维布。 在碳纤维布粘贴可靠后,撤收施加反力设备。于是,在结构恢复原来形状的过程中,碳纤维布被拉伸,而且被拉伸的力是由碳纤维与梁体之间的剪应力提供的,在梁体的下部将产生相向的剪力,这种剪力类似于偏心压力,正是这种偏心力使结构处于类似后张法预应力的状态。这样,一旦使用荷载作用到结构上,首先需要抵消这部分预应力,从而提高了结构的承载能力。???? 2.2 施工工艺???? 预应力卸载法的施工工艺基本与一般粘贴碳纤维布的加固方法要求的一样,只是本方法在进行所有施工工序之前首先要施加上顶力,并在碳纤维布与梁体可靠粘结后,逐级卸载反力。其工艺流程为: 施加上顶力→构件表面处理涂刷底层涂料粘贴面修补整平粘贴碳纤维片材养护逐级卸载反力表面涂装完工质量验收。其他的施工工序已在《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做了详细全面的阐述,在此不再复述。???? 2.3 确定上顶力???? 这项技术的施工难点在于上顶力的确定和施加,要注意施加反向荷载不能使结构产生初始的塑性变形。下面通过计算确定上顶力(如图1所示)。 计算原则为:?
?? 1) 控制断面上缘应力接近于零,即上缘不会出现压应力,即使出现拉应力也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2) 保证控制断面梁体基本无变形,即使得梁体底面保持在同一平面内。
??? 式中:X1、X 2为支座反力;N为上顶力;g1为一期恒载集度;L为梁的计算跨径。??? 解方程组得:上顶力N=88.36 8k N. 为方便施工,上顶力应选取整数值。同时需考虑到原则2)的要求,选取了若干整数值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硅橡胶配方以及化工艺.doc
- 硅橡胶配方原材以及硫化工艺.doc
- 硕士学位申请与定书.doc
- 硕士生答辩及毕用表.doc
- 硝酸对碳钢及不钢的腐蚀特性及缓蚀剂.doc
- 硝酸铈对606铝合金磷化过程的影响.doc
- 硫酸、盐酸、磷、氢氧化钠、铬酸酐等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doc
- 硫酸流量计和智电磁流量计价格.docx
- 硫酸铝、PAC超声波处理COD试验研究.doc
- 硬件加密设备在市交通一卡通中的应用.doc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