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 流速较小时 分子扩散项成为色谱峰扩张的主要因素。 采用分子量较大的载气(N2、Ar) 。 B = 2?Dg a. 涡流扩散项A与流速无关。 1、根据样品沸点范围,选择合适温度适用范围的固定液。 2、根据结构相似和相似相溶的原则。 被测物 固定液 先流出色谱柱 后流出色谱柱 非极性 非极性 沸点低 沸点高 极性 极性 极性小 极性大 极性+非极性 极性 非极性 极性 氢键 极性或氢键 不易形成氢键 易形成氢键 4.固定液选择 15.4 气相色谱检测器 1.按响应值与时间关系分类 a. 累积式(积分型)检测器--连续检测柱后流出物总量 b. 差分式(微分型)检测--检测柱后流出物浓度瞬间变化 2.按不同类型化合物响应大小分类 a. 通用型 b. 选择型 15.4.1 分类 P327 3.按响应值与浓度或与质量有关分类 a. 浓度型检测器 R检测器∝C 特点:当进样量一定时, ①峰高基本不变; ②半峰宽Y1/2随流速增大而变小; ③峰面积随流速增加而减小. b. 质量型检测器 R检测器∝dm/dt 特点: 当进样量一定时, ①峰高随流速增加而增大, ②峰面积基本不变。 15.4.2 检测器的性能指标 定义:指一定浓度或一定质量的物质通过检测器时所给出信号的大小,用符号S表示。 检测器的灵敏度是响应信号R对通过检测器物质量Q的变化率,即S=⊿R/⊿Q。 1.灵敏度 作用:评价一个检测器的好坏及与其它类型检测器相比较的重要指标之一。 (1) 浓度型检测器的灵敏度 R=Scc 浓度型检测器灵敏度计算公式: 组分浓度c在载气中分布曲线 色谱流出曲线 被测物的量用mg表示,Sc单位为mV?mL?mg-1 被测物的量用可用mL表示,Sc单位为mV·mL·mL-1 特点:当进样量一定时, ①峰高基本不变; ②半峰宽Y1/2随流速增大而变小; ③峰面积随流速增加而减小. 当V=VR时, (2)质量型检测器的灵敏度 单位时间进入检测器的组分的量dm/dt对时间的关系曲线 质量型检测器的灵敏度计算公式: 灵敏度的单位为mV·s·g-1 色谱流出曲线 特点: 当进样量一定时, ①峰高随流速增加而增大, ②峰面积基本不变。 色谱流出曲线 2.检测限 指检测器恰能产生与噪声相区别的响应信号(色谱峰的峰高,h)时,在单位体积载气中被测物的量(Dc,mg·mL-1)或单位时间进入检测器的量(Dm,g·s-1)。 RN为检测器的噪声,指基线在短时间内上下偏差的数值 一般来说,D值越小,仪器越敏感。 3 mg·mL-1 或mL·mL-1 g·s-1 指产生三倍噪声信号(色谱峰高h,单位为mV)时所需进入色谱柱的该物质的质量。 3.最小检测量( m0 ) 3 最小检测量( m0 ) 对于浓度型检测器 当h=3RN时, 浓度型检测器最小检测量为: 质量型检测器 当h=3RN时 质量型检测器最小检测量为: 浓度型检测器 质量型检测器 检测限D是表征检测器性能的指标 检测限D和最小检测量m0区别: 最小检测量m0 与柱效率和操作条件有关 检测器的性能有关 4.线性范围 指信号与被测物浓度或质量的关系成线性的范围 通常以线性范围内被测物最大浓度cmax (或最大质量mmax)与最小浓度cmin(或最小质量mmin)的比值来表示。 5.响应时间 以一个恒定浓度(或质量)的样品连续通过检测器,可得到一个信号强度,当样品浓度(或质量)突然变到另一值时,信号达到新平衡条件下信号强度的63%时所需的时间,就是响应时间。 15.4.3 典型的气相色谱检测器 一、热导池检测器(TCD) (通用浓度型检测器) 池 体:一般用不锈钢制成 热敏元件:热丝电阻或热敏电阻。 参 考 臂:仅允许纯载气通过,通常连接在进样装置之前。 测 量 臂:连接在紧靠近分离柱出口处 。 1. 热导池检测器的结构 没有样品通过时,T1=T4,R1=R4,T2=T3,R2=R3 A、B点电位相同,?EAB= 0 无电压信号输出,记录仪走直线(基线)。 进样后: R1≠R4 , 则 R1·R3≠R4·R2 ,?EAB≠0, A、B两点间有电流通过→信号 2.检测原理 根据各种物质和载气的导热系数不同 热敏元件的电阻R随温度而变 3. 影响检测器灵敏度因素 (1) 桥路工作电流 桥路电流↑→热敏元件温度↑→热敏元件和热导池体的温差加大,气体就容易将热量传递出去,灵敏度也就提高。 (2) 载气 载气与组分的导热系数相差越大,则灵敏度越高。一般选择导热系数大的气体,如H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