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十五章理气药详细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五章 理气药 概述: 含义:凡以疏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理气药。 性味归经:本品多性温,味辛或苦,气芳香,以归脾胃肝肺经为主,兼归大肠、膀胱经。有理气健脾,疏肝解郁,理气宽胸、行气止痛、破气散结等功效。 应用:本品药物主要适用于气滞病症 (1)脾胃气滞;(2)肝郁气滞; (3)肺气壅滞 配伍 1、脾胃气滞,由饮食积滞、脾胃气虚、湿热阻滞、寒湿困脾所致者。 2、肝郁气滞,由肝血不足、肝经受寒、瘀血阻滞者。 3、肺气壅滞,由外邪客肺,痰饮阻肺,所致者。 使用注意 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气阴不足者慎用。 橘皮 橘皮 [入药]成熟的果实 [处方用名]陈皮、广陈皮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肺经 本品辛苦而性温,气芳香而入脾肺;辛则散气滞,苦温则燥湿祛寒;滞气行则脾胃自健寒湿祛则痰涎自消,故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要药。凡寒湿内阻,肺脾气滞所致诸证,均可应用。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应用] 1、脾胃气滞证: ⑴寒湿中阻,脘腹胀痛——配苍术,厚朴等,如平胃散;⑵脾虚气滞——配人参,白术等,如异功散;⑶食积——神曲、山楂等,如保和丸;⑷气陷——配升麻,柴胡等,补中益气汤;⑸便秘——郁李仁、柏子仁等,如五仁丸。 2、痰湿壅滞证。湿痰咳嗽,配半夏、茯苓等,二陈汤。治胸中气塞短气,橘枳姜汤。 [附药] 1、橘核,理气散结止痛 2、橘络,行气通络、化痰止咳 3、橘叶,疏肝理气散结消肿。 4、化橘红,理气宽中、燥湿化痰。 橘核 橘络 青皮 青皮 [入药]芸香科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幼果或未成熟果皮。 [炮制] 生用;醋制。 [功用疏要] 本品行气力峻,入肝、胃经,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作用。临床用于肝气郁滞的胁肋胀痛甚者,及乳房胀痛、疝气疼痛,甚至癥瘕等;又用之食积气滞的脘腹胀痛等。今亦用于升高血压。 枳 实 枳实 [性味归经]苦、辛、酸,微寒。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本品苦泄消积,辛散行气,性锐力猛,其气下行。功能破脾胃气滞、消胃肠积滞,并可化痰湿。系治实邪积滞,脘腹胀满要药、消痞要药。 [应用]1、胃肠积滞。 (1)饮食积滞:曲麦枳术丸 (2)热积便秘:大承气汤 (3)湿热泻痢:枳实导滞丸 (4)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枳实消痞丸 2、痰阻气滞证。胸痹、结胸、气滞胸胁疼痛。 (1)胸痹:枳实薤白桂枝汤。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2)水饮: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3、产后腹痛。枳实芍药散:枳实(烧黑,勿大过)芍药各等分。 其他:可用于诸种脏器下垂证。 [附药]枳壳为枳实 同类植物的近成熟 果实的果壳。功能 行气除胀,但作用 和缓,一般用于无 形气滞及气虚满。 木 香 木香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胆、三焦经。 [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本品辛散脾胃之气,善于行大肠气滞,兼可疏肝理气,有良好止痛作用,并可消食健胃。《纲目》引张元素言,云其可“散滞气,调诸气,和胃气,泄肺气”,朱丹溪谓其“行肝经气。煨熟实大肠”。 [应用] 1、脾胃气滞证(包括大肠气滞证)。为行气止痛要药。可用于食积、虫积、肝胃不和、气虚、痢疾里急后重、泄泻腹痛等所致脘腹胀满疼痛。痢疾每配黄连。 (1)脾虚气滞,香砂六君子汤。 (2)食积气滞,香砂枳术丸。 (3)湿热壅滞,香连丸。木香 黄连 。 2.肝胆气滞证。如腹痛(疝气)、胁痛、黄疸等。《医方集解》寒疝疼痛;偏坠、小肠疝痛之证。 3.胸痛。气、血、热饮、老痰之胸痛。颠倒木金散。虚者,加人参;气郁痛者,以倍木香君之;血郁痛者,以倍郁金君之。 4.防滋腻之品碍胃。归脾汤。本品又常用于它病兼消化不良,或为苦寒药反佐药以保护脾胃。 [用法用量]行气止痛生用;泻痢煨用。 香附 香附 [性味归经]辛、微苦、微甘,平。归脾、肝、三焦经。 [功效]疏肝理气,理气宽中,调经止痛。 本品辛散肝郁,苦降肝逆,甘缓肝急,善于疏肝理气,古人谓其可行三焦气机;调达气机则气血通畅,可调经止痛。《纲目》谓其”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应用] 1、肝郁气滞证。胸胁脘腹胀痛。柴胡疏肝散,越鞠丸,良附丸等。 2、肝郁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及乳房胀痛。 艾附暖宫丸:艾叶(炭)、香附(醋炙)、吴茱萸(制)、肉桂、当归、川芎、白芍(酒炒)、地黄、黄芪(蜜炙)、续断。理气补血,暖宫调经。用于子宫虚寒,月经量少、后错,经期腹痛,腰酸带下。 李时珍(《本草纲目》):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用法用量] 6—9克。醋炙增强止痛作用。 乌药 乌药 辛温。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本品辛散温通,上入脾肺而疏畅胸腹气滞,行气止痛;下抵肾膀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