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五章氮化物详细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NPU 8.1 氮化硅(Si3N4) 有?和?两种晶型,其中?是不稳定的低温型, ?是稳定的高温型,它们的晶体结构均为六方晶系,将?加热至1500℃转变为?,这种转变是不可逆的。 图8.1 氮化硅的晶体结构 SN4四面体结构 四面体排列 反应烧结Si3N4 两步氮化法: Si+N2 ? Si3N4 1200-1300℃氮化得到α-Si3N4 1450℃氮化得到β Si3N4 1150-1200℃预氮化 素坯机械加工 1350-1450℃氮化 Si粉 成型 预氮化或者素烧 机械加工 氮化烧结 研磨加工 200目以上的粉,少量Fe、Al对氮化有益 氮化烧结影响因素 温度 970-1000℃氮与硅已经明显作用,但速率低 1450℃快速氮化 氮化速率 时间 抛物线规律 气氛 氮化温度℃ 时间(小时) H2 : N2(%) 氮化率(%) 1350 2 50:50 55.79 1350 2 30:70 76.32 1350 2 10:90 86.43 1350 2 5:95 87.47 少量H2加速了Si表面SiO2薄膜的剥落,加速了氮化反应。 但是H2含量太高则不利 催化剂 Fe2O3、BaF2、CaF2等都可以促进氮化,通常加入1-2%。 氮化机理 Fe2O3使Si表面SiO2膜破裂,Si与SiO2反应生成SiO,少量H2可增加SiO的浓度。 SiO+N2→αSiN SiO2+Si→SiO α相包含非常小的气孔,以非常薄的晶须状微晶存在。 β相:富Fe区在1350℃以下生成液相,由α相的溶解、β相再沉淀生成。 α相和β相的相对含量:缓慢的加热速率可促成α相的生成,β相的含量随氮气压力的增加而增加,氮化温度过高、升温太快、杂质含量过高都会促进β相生成。 典型氮化制度:1350℃24hr,1450℃24hr 氮化为放热反应,坯体内部温度比炉温高40℃左右。易于使局部温度过高而出现流Si现象。 气耗定温升 设定炉压、起始和最后氮化温度 以炉内氮化气体的压力做参数来控制升温 炉压 控制压力:氮化反应进行中,炉温不变 炉压 控制压力:氮化反应达到平衡,升温,直到炉压下降。 特点:氮化温度始终低于Si 熔点 氮化过程为准静态过程 氮化过程基本不排气,氮化速率均匀 20 40 60 80 100 120 8 9 10 11 12 13 14 40 80 120 8 9 10 11 12 13 14 温度脉冲 温度 气体消耗 时间hr 温度×100℃ 三步升温法 多步升温法 恒速升温法 热压Si3N4 在Si3N4粉料中加入添加剂,经磨细混匀、压力成型后热压。 热压温度:1750-1800℃,压力20-30MPa。 反应烧结Si3N4密度一般2.2-2.7g/cm3,若要更高的强度和密度,则采用热压烧结。 美国陆军材料研究中心以MgO作为添加剂。 原始β相含量低的材料,热压烧结时α→ β转变缓慢。 相变温度(℃) 1500 1600 1700 时间(小时) 2 2 3 2 相变为β相的量(%) 19 46 60 完全 原始β相含量4% 原始β相含量高的材料,热压烧结时α→ β转变快 高β相的材料相变后晶格尺寸小,低β相的材料相变后晶格尺寸大 相变机理: α相溶解通过晶界液相膜扩散后在β相上沉淀。 β相起晶核作用 提高热压压力有利于α→ β转变 常压烧结Si3N4 条件:高表面能的超细Si3N4 粉末 加入添加剂发生液相烧结(MgO、Y2O3、ZrO2、La2O3等)能和原料表面的SiO2生成硅酸盐液相,润湿和溶解Si3N4、实现烧结。 颗粒重排 溶解沉淀 闭气孔消失 S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