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课《中国画形式美》新版教材
教案检查签名:
第6课《中国画的形式美》
一、课题:中国画的形式美
课型: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实际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材分析
中国画依托于中国古典哲学和文化的深厚背景,构成了高雅的艺术品位和丰富的艺术品类,如同一切文化遗产一样,中国画也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通过本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形式美,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深对中国画作品的形式语言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丰富和提高审美视知觉的能力。
中国画在其千余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对于意与境,形与神,感性与理性等关系的极其独特的美学理论,尤其是表现形式上,将绘画、书法、诗歌、篆刻等有机结合,形成中国的独特的形式美观。本课的版面内容,由数字、图片范例、学习建议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文字部分是对中国画形成美中的形象美、笔墨美、章法美的概述,从而帮助学生学会从形式语言的角度获得审美体验。而大量的图片范例也展示了中国形式美的丰富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认识绘画中形式美感与内容的协调统一是构成作品艺术美感的重要的两个方面。 ②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③认识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歌、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形式美感。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初步尝试体验中国画的形式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四、教学重点:
赏析中国画的笔墨美感、体验笔墨情趣。
五、教学难点:
中国画形式美各因素的价值判断及相互关系。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演示、讨论、自主探究
七、教学手段:
教具:课件(包括丰富、典型的各种风格的名作)。
教案检查签名: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
承接上节课的内容,从内容到形式的过渡导入。
新授内容:
(1)、比较下面两幅中国画作品,你认为具有哪些美感?? ?? 以上两幅作品,两位画家分别用不同的形象、酣畅笔墨、丰富色彩和灵活的章法等手段,表现出中国画所特有的形式美感。? ? (2)、欣赏以下作品,说一说你对中国画中形象美的理解?? ? 形神之美:“形”的目的是为了“神”,“神”的基础是“形”。 无论工笔画或写意画,必须以一定的形象为基础。 中国画历来讲究“以形写神”,表现任何形象,形似仅仅是手段, 神似才是目的。这种造型追求神韵,提倡“形神兼备”的传统,正是中国画的绝妙之处。古代为人画像,称作“传神”。
作品:《韩熙载夜宴图》五代 顾宏中
教案检查签名: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捣练图》 唐代 张萱
《簪花仕女图》 唐代 周昉
(3)、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语言,你是如何理解
的?
笔墨之美: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驭墨与色在宣纸上的渗化效果,表现不同物体的形状、质感、量感,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这种综合性技巧在中国画中统称笔墨。中国画以线造型,墨分五色,??以行笔的快慢、顿挫、提按与墨色的干、湿、浓、淡、枯、焦等,干湿、巧拙、涩畅互相交替使用,虚实相生。? ? 潘天寿的《露气》充分发挥了中国画以线为主的表现方法,造型概括,风骨遒劲,用笔果断老练,画面苍茫厚重。吴昌硕在作品中用雄厚有力的书法用笔,营造出的形式美感, 沉厚、古拙;??把以书入画的文人画传统推到极致。? ?(4) 通过欣赏以下作品,说一说你对中国画色彩美的感受。
教案检查签名: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色彩之美:中国画用色有独特的特点。以画法分有白描、水墨淡彩、重彩、没骨、勾勒填彩、泼墨泼彩等,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色。? ? 李可染大师,运用鲜明饱和的色彩,描绘出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和气概,表现出既有传统意味又含有现代感的山水画,具有新时代精神面貌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4章 巨噬胞与后期炎症.doc
- 第4章 专题三解题教学.doc
- 第4章 合同协书、履约保函、投标保函.doc
- 第4章 呼吸系(教研版 沈佳).doc
- 第4章 心理健与心理障碍-第3节 常见心理障碍-心理学(全文阅读).doc
- 第4讲 耳和觉(一).doc
- 第4课时 小的意义和性质 底阁中心校 孟姗.doc
- 第4课时 光照的综合判读.docx
- 第4课时 小数意义和性质 峄城 孟姗.doc
- 第52届美国血学年会(白血病).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