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30家上市公司嫌当高利贷倒爷.doc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0家上市公司嫌当高利贷倒爷

/roll020010533660.shtml 徐州借贷公司数量两年内翻三倍 年息最高达96% ??2011年09月24日?02:00??华夏时报微博   本报记者 钱秋君 陶盈舟 杨中华 应辽产 北京、徐州、温州报道 “一年期存款利率3.5%,但8月CPI同比仍上涨6.2%,负利率显著,资金纷纷从银行体系中分流出来。”某股份制银行负责人坦言。数据显示,9月前半月,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款较8月末减少4200亿元左右,出现罕见天量负增长。   问题是,面对高代价、高风险民间借贷的逐利游戏,到底是谁在疯狂借钱?一旦资金链紧张如何偿还?谁接最后一棒?就在记者采访期间,9月20日,温州眼镜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浙江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被传出逃国外,涉及高利贷欠款或高达12个亿。 “民间借贷正从广东、江浙等沿海城市蔓延到山西、河北等内陆地区,而逐利者也从制造业扩展到物流业,甚至是普通家庭。”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告诉记者。最疯狂的典型要属鄂尔多斯。   “正常情况下,20%的年息在国家基准利率的4倍以内,风险并不太大。”杜卿说,但要是到了年息50%以上,一般会有两种情况:借款公司从百姓手中拿走钱就没想着还给你,或者是这家借贷公司被进行了层层盘剥。 ?即便如此,耿辉们还只是高利贷市场上的“散户”,真正的大玩家隐于背后。上市公司、银行信贷就是其中“庄家”,而借到委托贷款便是主要手段。   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沪深两市有107份关于“委托贷款”的公告,涉及52家上市公司,累计贷款额度超过160亿元,同比增长近38%。在52家上市公司中,委托贷款利率涉嫌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有30家。   “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只有6.56%,转手通过委托贷款把钱借出去,利率能翻好几倍。这笔生意怎么看都是划算的。”一名上市公司高管向记者感叹。但好生意里面有个不容或缺的角色就是银行信贷。   如此一来,路径就演化成:资信好的上市公司先从银行贷款,随后通过委托贷款向外高息放贷。换句话说,上市公司携手银行将有限的信贷资源,投入到无限的高息借贷大潮中。   以宁波维科精华(11.02,-0.19,-1.69%)公司为例,在其2011年半年报中显示,截至6月30日该公司持有9.25亿元银行短期借款。   另一面却还对外发放高息委托贷款。1月8日维科精华公告称,公司将下属房产公司短期自有资金1.5亿元向凯翔集团发放贷款,贷款期限为6-12个月,年利率为14.4%。   这并非个例。《华夏时报》记者在查阅上市公司相关年报、公告时发现,类似维科精华的操作手法还包括京投银泰、闰土股份(21.37,-0.43,-1.97%)、京山轻机(6.20,-0.09,-1.43%)等。   “这一现象是由‘双轨制’金融体系造成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微博)告诉记者,即存在体制内、外区别,体制外企业融资成本一直较高,体制内企业长期享受基准利率,如此一来后者套利行为必然出现。 现在民间借贷增多,使用分厘计算利率的也在增多。所谓分厘,都是以一元钱为基数计算的,一分利相当于百分之一,一厘相当于千分之一。大部分的民间借贷以月为单位。即月利息二分,借款1000元,每月支付利息20元。 上市公司涉嫌当高利贷倒爷?房企成冤大头 张彬 2011年08月30日10:07????来源:人民网-股票频道综合??? 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8月26日,沪深两市今年已有110份有关“委托贷款”的公告,涉及58家上市公司,累计贷款额度为160余亿元,同比增长38%。58家上市公司中,委托贷款利率涉嫌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有30家。其中,委托贷款放贷的年利率最低6.56%,最高达21.6%,超过年利率10%以上的上市公司共有16家。部分上市公司在炒股、理财、地产乃至高利贷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呈现副业比主业更加红火的趋势。   部分上市公司争当“高利贷倒爷”   高额的利息回报,让上市公司争当“高利贷倒爷”,大有迅速蔓延扩大之势。上市公司为何冒风险从事放高利贷?又是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的?   首先,巨大的利益诱惑和示范效应,可能使得更多上市公司蜂拥而入高息贷款行业,更可能出现轻主业甚至荒废主业的状况。据Wind资料,武汉健民宣布对外委托贷款1.5亿元,年利率为20%,一年利息收入将达3000万元,而其上半年净利润也不过3620万元。   其次,银行贷款低息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以委托贷款高息发放出去吃高息利差,银行收取正常贷款利息和委托贷款手续费收入,各得其所,各自收益都很高。   最后,?一些上市公司往往以实业项目为募资对象,通过金融市场募资机构的运作,带来比预算要高若干的资金量,除正常投资实业外,还会有剩余募资资金,剩余资金如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g6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