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京大学学报1955-2009年总目录.doc

  1. 1、本文档共2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大学学报1955-2009年总目录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5-2008年总目录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55年第1期 1 发刊词 马寅初 4-5 2 列宁主义战无不胜的力量 萨坡什尼克夫,汤侠声 6-17 3 批判胡适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是反理性的盲目行动的主观唯心论哲学 金岳霖,汪子嵩,张世英,黄枬森 18-35 4 批判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底 实用主义观点和方法 冯友兰,朱伯崑 36-56 5 辟胡适的所谓“历史进化的文学观念” 王瑶 58-71 6 苏联科学家对于阿拉伯语言文学的伟大贡献 马坚 95 7 胡适的独立评论的剖析--批判从“九一八”到“七七”期间胡适的反动政治主张 张俊彦,黄美复,余崇健,赵淡元 96-113 8 试论殷代的“奚”“妾”“■”的社会身分 王承祒 114-121 9 中国和拜占廷帝国的关系 齐思和 122-141 10 北京都市发展过程中的水源问题 侯仁之 142-168 11 论汉语语法的历史继承性 高名凯 170-186 12 评许涤新着广义政治经济学第三卷 张友仁 188-197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55年第2期 1 胡适文学语言观点批判 魏建功 38-53 2 美帝国主义在华盛顿会议中宰割中国的阴谋(附带驳斥胡适的“华盛顿会议挽救了中国”的谰言) 陈芳芝 54-80 3 论十八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经济的性质--兼论红楼梦中所反映的社会经济情况 翦伯赞 82-127 4 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 王力 128-150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56年第1期 1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 毛泽东 6-8 2 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对科学工作的意义 Γ.Μ.萨坡什尼可夫,汤侠声 10-30 3 批判唯心哲学关于逻辑与语言的思想--对罗素的批判之一 金岳霖 32-43 4 批判梁漱溟所谓“周孔教化” 冯友兰 44-50 5 批判胡适实用主义唯心史观--中国历史科学中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和斗争 荣天琳 52-75 6 “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校注--新发现的大同云岗石窟寺历史材料的初步整理 宿白 76-89+146-150 7 论文学中的正面形象 B.A.卡普斯钦,张秋华 90-109 8 莎士比亚的亨利四世 吴兴华 110-131 9 从文学语言的概念论汉语的雅言、文言、古文等问题 周祖谟 132-140 10 苏联、罗马尼亚和波兰语言学家来我校座谈并作学术性报告 左田 142-145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56年第2期 1 作为一门科学的列宁主义政治战略与策略的研究对象和活动范围 彼·尼·巴特里凯也夫,杨彦君 4-17 2 过去哲学史工作底自我批判 冯友兰 18-31 3 批判冯友兰先生过去的哲学思想 汪子嵩 32-49 4 数理逻辑里的真值函项是复合命题的逻辑抽象 王宪钧 50-60 5 批判杜威的“实验逻辑” 吴允曾 62-70 6 辽史兵卫志“御帐亲军”“大首领部族军”两事目考源辨误 邝又铭 72-83 7 从上古汉语几组同义词的考察试探在词汇方面古今分合现象的规律 杨伯峻 84-106 8 批判梁漱溟的合作“理论” 赵靖 108-115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56年第3期 1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作用 黄枬森,王庆淑 4-19 2 十六世纪十七世纪初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的萌芽 许大龄 20-51 3 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农民运动 周一良 52-78 4 1904-1910年南非英属德兰斯瓦尔招用华工事件的真相 张芝联 80-99 5 革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诗 杜秉正 100-115 6 批判拉斯基改良主义的国家学说 龚祥瑞 116-140 7 我国过渡时期社会的法与道德的关系 沈宗灵 142-161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56年第4期 1 论贾宝玉典型形象 吴组缃 6-37 2 论美学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批判吕荧的美是观念之说的反动性和危害性 蔡仪 38-55 3 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 李赋宁 56-71 4 汉字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王力,魏建功,周祖谟,梁东汉 72-85 5 隋唐东都城的建筑及其形制 阎文儒 86-105+146 6 均田制的产生及其实质--北魏社会研究评论 王治来 106-139 7 洛阳金村出土方壶之校量 朱德熙 140-143 8 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第一、二卷 (1955-1956年)分类总目 144-145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57年第1期 1 康德的星云假说的哲学意义--读“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论”的一些理解 洪谦 6-21 2 发展过程是否具有重复性?--关于否

文档评论(0)

kri234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