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形与俱 尽终其天年
第三节 形与神俱 尽终其天年(14310)
活生生的人是自然之子,人的生命具备万物之性,是进化地存在,是联系地存在,也是个别的存在。生命既有生气通天的交流,也有阴阳应象的联系,既有与万物共同沉浮于生长之门的共同性,也有个体生命的特殊性。生命实际,张三李四各自区别,这种区别,不仅仅是形态高低、胖瘦、大小的区别,而且是体质禀赋、神气勇怯的生命过程和生活环境的区别。
中医学的原始动因,在个体生命的健康长寿,所有理论的形成,都是以生命的实际存在为根据,不排除个体生命差异。通过对生命及其环境关联性的思考和体验,中医形成了自己的“阴阳神气”观念,作为理论体系的灵魂,指导具体的生命实践,规范临床辨证论治。
一,中医的生命目标
《素问.上古天真论》:“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的这段经文,充分反映了中医学的客观基础和学科目标,体现了“阴阳神气”的未病先防理念。中医学的客观基础是什么?不是实验室的标本,不是形态组织,不是实验室的人为设计,而是自然的生命,是自然时空和社会环境里的人,是活生生的人。
人的生命,有“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和“年半百而动作皆衰”的不同情况,为什么?以此为动因,先人们的“为什么”的反向追问思索,逆流而上,不断探索,经过历史的思考和生命的实践,构建理论,形成辨证论治。
“上古”物质缺乏,可以“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物质相对丰富了,“年半百而动作皆衰”仍然普遍,说明当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对生命意义,就不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了。有了一定的物质保证,如何“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将我们的生命融入自然之中,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生命与自然的协调一致性,才是更为重要的。
我们的生命,为什么而存在,难道就是为了物质?为了好奇心的不断满足?不是。生命不是物质利益的奴隶,不能被自己的好奇心牵着鼻子走。生命的存在,是为了在与万物共同沉浮于生长之门的前提下,生命内外联系的和谐发展,内心感受幸福,躯体没有痛苦,根本目的在于“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
但“因为周遭的世界都不支持我们的选择,我们所生存的社会,似乎也都在否定具有神圣或永恒意义的每一个观念。因此,在目前危机重重,未来亦不知何去何从之际,身为人类的我们,发现自己最为迷惑,掉进自己所创造的梦魇之中。”(《西藏生死之书》)不过,我们还有希望,还有引导我们走出困境的生命理念,那就是中医的生命观、道德观,她所倡导的生命修养:“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倡导的生活方式:“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简朴而易行,省心而有效。
《内经.素问》开篇明确提出的“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在于确立中医学的学科目标,也就是说,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辨证论治疗效,根本在于“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养生的效果,根本也在于“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是中医养生学和临床治疗学的终点目标,检验我们的医疗行为和养生保健,是否具有生命的真理性。
因此,辨证论治从不把临床症状作为自己的治疗目标,也不把症状的多少变化作为疗效的标准。《伤寒论》愈与不愈的根本,在生命之“和”的恢复,只要“阴阳自和”,再严重的疾病,都“必自愈”。
“和”是“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的内在保证,是生命自我感应的,没有组织器官的形态学标准,没有可以感知的症状标准,而是以生命实际存在的结果为考量内容,不仅具有“形与神俱”的生命质量要求,而且具有“尽终其天年”的生命数量要求。如果只是症状的消失,但生活质量不高,其它临床问题发生了,这样的医疗,就是失败的医疗。
二,形与神俱与升降出入
“形与神俱”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形”、“神”健康,从“形”上讲,精神饱满,饮食、活动如常,胜任工作;从“神”上讲,心态平和,适应性强,睡眠香甜;另一方面,要求“形”与“神”的协调性,神为形之主,但不能为了满足欲望,伤“形”损“形”;“形”为“神”之宅,但不能贪图舒适享乐,囚“神”耗“神”。
“形与神俱”,“神”内藏,是主导;“形”显在,是寄托,不可分离,不可偏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散,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合,故圣人重之。由此观之,神者生之本,形者生之具。”明张景岳《类经.十九卷.针刺类》:“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
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章 鲜切花鲜原理与技术(4+2).doc
- 第三章+LINO软件的使用.doc
- 第三章_相互作复习学案.doc
- 第三章人体的呼练习题.doc
- 第三章人类行为社会环境.doc
- 第三章数控车削工3.4.doc
- 第三章数控车削工3.5.doc
- 第三章生命活动调节 单元复习卷.doc
- 第三章相互作用复习教案习题.doc
- 第三章:项目区环境分析.doc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