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秦始皇陵兵马俑学设计上课教案
一、谈话导入,释题引趣 1、谈话导入。 大约20年前,比利时的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则消息,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向读者呼吁:“亲爱的读者,快去美术宫看看吧!当我们还在漫漫黑夜时,中国人在干什么?”你知道这则消息指的是什么吗?(中国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板书课题并齐读。现在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难忘的艺术之旅(出示课件) 2、交流资料,释题引趣。 根据查找到的资料对秦始皇陵兵马俑进行介绍。 (1)俑:古代殉葬的偶像.在奴隶社会,奴隶产死后,都要用活人也就是奴隶来陪葬,但到了商代的后期,随着社会的发情,奴隶渐渐获得了人身自由,用奴隶陪葬就改成了用“俑”代替“活人”的方式来进行。 (2)秦始皇陵兵马俑:在我国陕西西安临潼城东5000米处,有一处显赫的皇陵,这就是秦始皇陵。它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著称于世。1974年以来,共出土兵马俑7000多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1987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把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被誉为“世界第入大奇迹”。 3、浏览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国外展出以后,引起了怎样的反响?注意快速捕捉段落中的关键词语。(“盛赞”) (结合内容理解“盛赞”) 过渡: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一起学习一下,看看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什么会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盛赞? 二、整体感知,交流反馈 1、自由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准读通,难读的字词做上记号。把文章中你主为比较关键的词语画出来,并且试着用这些关键的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书:地下大军高超艺术制作技术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两千多年前的地下大军 师:同学们,让我们展开快乐搜索行动,看书阅读“两千多年前的地下大军”这一部分看看自己能搜索到哪些关键的词语,你能用这些词语给我们概括出这支地下大军的特点吗? 1、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气势宏伟、规模巨大、结构严整 2、文章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兵马俑的这些特点?谁来结合具体的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1)、一号坑是以步兵为主、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特点是规模庞大、布局严密。 军阵分为:前锋、军阵主体、侧卫和后卫 陶俑分为:步兵俑、弩兵俑、车兵俑、骑兵俑 (2)、二号坑由四办公桌方阵组成,特点是:进可攻,退可守,首尾呼应,变换灵活。 四个方阵:东边为弩兵方阵;南部是车兵方阵; 中部为车、步、骑兵组成的混合方阵;北部是骑兵方阵。 引导想像:这样布阵在战斗中有什么好处? (3)、三号坑由战车和护卫队组成,为统帅所在的位置。 3、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说说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为什么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二)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 1、理解“无与伦比” 2、自己读“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这一部分,画出关键词语。 交流并板书:传神、栩栩如生、神情各异。 3、文章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出兵马俑的传神?齐读:“站在它们面前,我们好像站在活人面前,忍不住想和它们交谈。” 师:这无与化比的高超艺术,古代的劳动人民究竟是怎样创造的呢? (三)令人惊叹的制作技术 1、学生学习,教师加以指导。 2、交流反馈 兵马俑的制作分四道工序:制造粗胎、细塑、装窑烧制、彩绘。 3、看起来好象不复杂的四道工序为什么会让国外的科学史家惊叹不已?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理解这四道工序的细致和严谨。 结合资料了解当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 四、全文小结,情感延伸 1、面对兵马俑,人们无不为它那恢弘的气势和高超的制作技术所折服。今天让我们再次伫立于干什么俑坑前,来检阅这支蓄势待发两千多年的秦国大军吧!(出示一号坑)伫立于秦俑坑前,你感受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听到了什么?(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金戈铁马的壮观,作为中国人的自豪等)就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吧!(生齐读) 你怎么理解老华侨说的话?(扣住“扬眉吐气”来理解。) 2、迄今为止,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已接待5000多万人次,在这些参观者中还有100多个国家的元首。(大屏出求:请学生朗读法国总统希拉理赞叹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现在秦俑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新加坡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科学九年级上册二章 物质的检验.doc
- 科学八上第一章元练习题.doc
- 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知识要点.doc
- 科学中考复习用(分册知识点归纳)(深圳浙江等地使用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doc
- 科学七年级下第章知识点(打印给学生).doc
- 科学史编史思想发展线索——兼论科学编史学学术结构.doc
- 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doc
- 科学技术史——论(下).doc
- 科学技术史考研题集.doc
- 科学技术哲学课大纲(研究生).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