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金藻门 Chrysophyta 一、概述 多数是可以运动的种类,少数不能运动。 在此类群中,形成内生孢子(不动孢子)非常普遍 含有褐色的色素体、植物体呈金黄褐色,常与黄藻门、硅藻门、甲藻门、褐藻门统称为杂色藻门。 金藻类约200属,1000种,大多生活在清洁的较低温度的淡水中。 湛江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为优质生物饵料。 二、形态结构(主要特征) (一)藻体的形态(体制): 单生、群体,树枝状群体: 运动类型多为单细胞或群体,在金藻门中占优势,主要以鞭毛、伪足为运动器官。 不运动类型呈球型、不定形群体、分枝丝状体,常常营固着生活。 (二)细胞结构 1.细胞壁: 具细胞壁种类,主要由果胶质构成,大多不能运动。能运动种类大多没有细胞壁,原生体褐露。 有的种类细胞外面具硅质或钙质小片。鱼鳞藻细胞外具有覆瓦状的硅质鳞片,排列整齐。 硅质囊壳:钟罩藻 2.色素、色素体 叶绿素α、β-胡萝卜素、叶黄素,后两种占优势,因此生活植物体为金黄褐色。色素体1-2个,片状、侧生。 3.鞭毛:运动型,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具两条鞭毛,少数具1条,罕有3条,两条鞭毛等长或不等长,鞭毛基部具1-2个伸缩泡,不能运动类型不具鞭毛。 4.同化产物:白糖素、脂肪,白糖素为一种圆而白色的球型体,位于细胞原生质的后部。脂肪通常为黄色的小油滴,分布在细胞质中。 5.细胞核为真核,有的种类具红色眼点。液泡一个或两个,位于鞭毛的基部 三、繁殖:无性繁殖 (一)细胞分裂:运动的单细胞、群体断裂 (二)营养繁殖 (三)产生孢子(不能运动的细胞) 1.动孢子:不能运动种类产生,孢子具1条或2条鞭毛裸露,1-2个色素体 2.内生孢子(不动孢子,见书62页) (1)独特:金藻独有,比较普遍,通常为球形、椭圆形,具硅质外壳,上有孔、有胶质塞,多数种类外有刺、点纹、刻纹或表面光滑。 (2)形成过程(见书62): 个体鞭毛收回,变圆,细胞里出现两层原生质膜,此时有中间部分和边缘部分 到一定时候,在两层原生质膜中间形成硅质壁(SiO2),前面有一开口, 有的种类外层原生质流入囊内,有的消失,以后由一个塞子状物封闭起来,最后积累许多脂肪糖,个体收缩而成。 单鞭金藻,外质流入;棕鞭金藻,外质消失 3.萌发:1)以变形虫益出,运动过程中产生鞭毛 2)内含物分裂为许多孢质,为动孢子 四、分类与常见种类 金藻纲(Chrysophyceae)(见书62) 金(胞)藻目(Chrysomonadales) 单鞭金藻属(Chromulinaceae) 锥囊藻属(Dinobryor) 等鞭金藻属(Isochrysis) 根金藻目(Rhizochrysidales) 金囊藻目(Chrysocapsales) 金枝藻目(Chrysotrichales) 金球藻目(Chrysophaerales) 1、金(胞)藻目--单鞭金藻科 单鞭金藻属(64页)(Chromulinaceae) 细胞为球形至纺缍形,裸露,能变形。 色素体片状1-2个,有2个色素体的种类,细胞核1个, 有的具一个红色眼点。细胞后端常有一大的白糖体。 分布:沼泽、湖泊或海洋中。 2、金(胞)藻目—棕鞭金藻科 锥囊藻属(Dinobryor) 多为树枝状群体,浮游生活,少数为不分枝群体或单细胞,固着生活。 细胞具圆锥形、钟形或圆柱形的囊壳。 原生体为纺锤形、圆锥形或卵形,前端具2条不等长鞭毛。眼点1个,伸缩泡1至多个,色素体1-2个。 单细胞或群体,鞭毛一条,有伸缩泡1-2个。表质外具有规则排列的覆瓦状鳞片,多数鳞片上具有一条硅质长刺,浮游生活。细胞圆柱形、椭圆形、纺缍形,种类不同鳞片形状排列也不同。全部鳞片或顶端鳞片上有一硅质长刺。色素体2个,侧生,少数一个。白糖体圆球形。位于细胞后端。 为池塘、湖泊中的浮游种类。 球形、长卵形群体,群体无胶被,细胞具鞭毛2条,等长。后端延长成一胶质柄,互相联系成放射状排列。表质坚固,外部覆盖螺旋形排列,具短刺的硅质鳞片。色素体二个,片状,周生,位于细胞两侧。白糖体位细胞后端呈大颗粒。 淡水中常见,可在池塘等小水体中形成优势种,使水体呈黑褐色,在冰下亦常大量发生。 5、金(胞)藻目—等鞭金藻科 五、分布习性与渔业的关系 分布:透明度大,低温,有机质含量低,比较清洁的软水水体,季节分布明显,对温度也敏感,多在早春、晚秋出现,分布在水的中下层。 饵料价值:运动种类无细胞壁,鱼类能消化,营养丰富,主要含有大量的白糖素、脂肪,大量出现早春、晚秋,此时其他藻类少,其饵料意义更为重要。有的海产种类已人工培养,是水产经济动物人工育苗期间的重要饵料。 颗石虫软泥和化石:钙板金藻、硅鞭金藻死亡后,遗骸沉于海底,形成颗石虫软泥,有的形成化石,可为地质年代的鉴别提供重要依据。 赤潮、水华:如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四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详细分析.ppt
-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影响详细分析.ppt
-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详细分析.ppt
- 第四篇:大豆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详细分析.ppt
- 第四篇第五章消化性溃疡详细分析.ppt
-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课件详细分析.ppt
-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详细分析.ppt
-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性状详细分析.ppt
- 第一节急性鼻炎详细分析.ppt
- 第四篇真菌学详细分析.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