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高考语文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 [唐]刘禹锡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擢进士及第,登博学宏辞科,工文章,素善诗,晚年尤精,与白居易交往甚密,人称“刘柳”,白居易尝以诗推刘禹锡为“诗豪” 。 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有《刘梦得文集》。 刘禹锡《陋室铭》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1.风俗风情诗 2.咏史怀古诗 《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抒愤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沙始到金。 《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始闻秋风》:“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 刘禹锡读了白居易的诗,写了《酬乐天咏老见示》回赠:“……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4、政治讽刺诗 《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再游玄都观绝句》: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落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四)艺术特色 (1)雄豪苍劲的风格 (2)议论精深,刻画熨贴 (3)众体皆备,七言律绝尤佳 (4)善学民歌,情词兼美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濬(jùn) 幡(fān) 荻(dí) 石头城: “金陵”的别称,即现在的南京城,它前枕长江,后傍钟岭,壮丽险峻,位置重要。 战国时,楚国人称南京为“金陵”这是南京为金陵的最早得名; 三国时,东吴孙权定都南京,在南京西郊石头山上修建城郭、宫殿,并更名为“石头城” 东晋时,石头城续为国都; 六朝时,宋、齐、梁、陈亦相继在此定都,金陵故又有“六朝古都”之称; 经六朝繁荣,唐初高祖武德元(626年),唐定都长安,石头城废弃。 石头城的桑变 《西塞山怀古》赏析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诗人立于西塞山(今湖北大冶东长江南岸)旧时的战垒之上,面对滚滚长江,并没有直接描写当地风光,而是引西(益州)接东(金陵),贯今通古,一开篇就以苍凉辽远的意境将读者深深吸引。让秦始皇都害怕的“金陵王气”,在晋国大将王濬沿江东下的浩浩大军面前,却黯然失色,孙坚、孙策、孙权父子历尽艰辛所创基业一朝化为乌有,东吴政权的垮败转眼间成了历史。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煞费苦心的“千寻铁锁”也不能挽回败局,不情愿地沉入江底,吴军望风而逃,石头城上投降的旗幡早已高高挂起。“沉”和“出”二字分别点出孙吴政权气息奄奄、日薄西山之颓势和垮败时的惊慌失措之丑态,用得传神精道。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诗到这里才点到西塞山,前面从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引出西塞山,从而大大开拓了诗的境界。诗人不去描绘眼前西塞山如何奇伟竦峭,而是突出“依旧”二字,亦是颇有讲究的。山川“依旧”,就更显得人事之变化,六朝之短促,不仅如此,它还表现出一个“江山不管兴亡恨,一任斜阳伴客愁”(包佶《再过金陵》)的意境。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前句宕开一笔,直写“今逢”之世,第八句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便是分裂失败的象征 。这里含蓄委婉地表达出诗人不随波逐流的冷静头脑和关注天下兴亡的赤子之情,使得纵论千古的豪放中回荡出一股感人至深的沉郁之气。 *

文档评论(0)

80019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