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章 土的物性质与工程分类.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 土的物性质与工程分类

第一节 土的生成与特性 一、土的生成 1.形成作用 地壳表层的岩石在阳光、大气、水和生物等因素影响下发生风化作用,使岩石崩解、破碎;经流水、风、冰川等动力搬运作用,在各种自然环境下沉积,形成土体,因此说:“土是岩石风化的产物”。 风化作用包括: 物理风化 是指由于温度变化、水的冻胀、波浪冲击、地震等引起的物理力使岩体崩解、碎裂的过程,这种作用使岩体逐渐变成细小的颗粒。 土体中的粗颗粒便是物理风化的产物。 化学风化 是指岩体(或岩块、岩屑)与空气、水和各种水溶液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作用不仅使岩石颗粒变细,更重要的是使岩石的矿物成分发生变化,形成大量细微颗粒(粘粒)和可溶盐类。 土体中的粘粒便是化学风化的产物。 生物风化 由动物、植物和人类活动对岩体的破坏称生物风化,例如:长在岩石缝隙中的树,因树根伸展使岩石缝隙扩展开裂;人们开采矿山、石材,修铁路、打隧道,劈山修公路等活动形成的土等。 2.土的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特征 由于形成条件、搬运方式和沉积环境不同,自然界的土也就有不同的成因类型,可分为陆相沉积和海相沉积两类。 陆相沉积 陆地环境下的沉积,包括: (1)残积土(物) 岩石经风化作用后残留在原地的碎屑堆积物称为残积土,如图1-1a所示。 残积土没有分选作用和层理构造,与基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矿物成分与基岩大致相同。 由于山区原始地形变化很大且岩层风化程度不一,使残积土的厚度在小范围内就有很大变化。 当残积土被风或降水带走一部分细小颗粒后土中存在较大的孔隙。因此,该种沉积土均匀性很差,作为建筑物地基时,要特别注意其不均匀沉降。 (2)坡积土(物) 高处的风化物经雨水、雪水或本身的重力作用搬运后,沉积在较平缓的山坡上的堆积物称为坡积土,如图1-1b所示。 它—般分布在坡腰上或坡脚下,其上部与残积土相接,坡积土的厚度变化很大,有时上部厚度不足1m,而下部可达几十米。 坡积土由上而下具有一定的分选性,土质不均匀,还常易发生沿基岩倾斜面的滑动。 尤其是新近堆积的坡积土土质疏松、压缩性较高,在工程建设中要引起重视。 (3)洪积土 在山区或高地由暂时性的山洪急流把大量的残积土、坡积土,剥蚀、搬运到山谷中或山麓平原上而形成的堆积物称为洪积土,如图l-1c所示。 山洪流出沟谷口后,由于流速骤减,被搬运的粗碎屑物质,如块石、砾石、粗砂等首先大量堆积下来,离山越远,洪积土的颗粒越细,分布范围也越来越广,形成扇形地貌,故也称为洪积扇。 有时相邻沟谷口的洪积扇互相连接起来组成洪积扇群,称为洪积平原。 洪积土具有分选性,但因搬运距离较短,颗粒磨圆程度较差,且山洪不规则地暴发,堆积物质各不一样,所以洪积土还具有不规则交替的层理构造,并具有夹层、尖灭等产状。 一般地,靠近山地的粗粒碎屑堆积物,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土质较均匀,是良好的天然地基;离山较远的山前平原开阔地段由较细的粉砂、粘土颗粒堆积,厚度较大,颗粒均匀,其形成过程中受到周期性干旱的影响,细小粘土颗粒发生凝聚作用,同时析出可镕性盐类,使土质较为密实,通常这部分洪积土也是良好的天然地由基;而中间地带,土粒组成复杂,常由于地下水溢出地面而形成沼泽地带,土质较弱而承载力较低,工程建设时应特别注意。 (4)冲积土 由河流流水作用将两岸基岩及其上部覆盖的物,剥蚀后,搬运、沉积在河流坡降平缓地带而形成的堆积物称为冲积土。 冲积土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由于搬运距离大,土颗粒的磨圆程度较好,搬运距离越大,沉积物的颗粒越细。冲积土分布很广,主要分为平原河谷冲积土和山区河谷冲积土。 山区河谷的冲积土,如图1-1d所示,颗粒较粗,多为砂粒填充的卵石、圆砾组成,所以,透水性好、压缩性小,是良好的建筑地基。 平原河谷的冲积土,如图1-1e所示。河床沉积土大多为中密砾砂,承载力高且压缩性低,但必须注意河流的冲刷作用导致地基毁坏和岩坡稳定性问题;河漫滩沉积土具有两层地质构造,上层为河流泛滥的沉积物,颗粒较细局部夹有有机物,承载力低,压缩性大,下层河床沉积物为砂石类土,地基承载力高,但开挖时可能发生流砂现象,不可忽视;河流阶地是由河床沉积土和河漫滩沉积土上升演变而成,形成时间长,又受干燥作用,所以结构强度较高,是良好的地基。 在河流入海或入湖口处,所搬运的大量细颗粒沉积下来,形成了面积相当宽广、厚度较大的三角洲沉积土,它的含水量很高,孔隙率大,呈饱和状态,常有较厚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层,因而承载力较低,压缩变形量大。但在三角洲沉积土的表面,有一层厚度不大且经过长期干燥而形成的粘性土硬壳层,承载力较高,可作为一般建筑物基础的持力层。 图1-1 各种沉积土 (a)残积土;(b)坡积土;(c)洪积土 (d)山区河谷冲积土横断面;(e)平原河谷冲积土横断面 (5)湖泊沉积土 由湖浪作用而在湖中沉积的堆积土称湖泊

文档评论(0)

qnc8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