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认为,大气的不均匀受热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大气热力环流则是理解许多大气运动类型的理论基础。小到城市热岛环流,大到全球性大气环流,都可以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因此,热力环流在大气环境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笔者发现,因认知上的偏差,关于热力环流的内涵、外延,还存在着不少的错误观点及论断,且这种错误观点及论断还能自圆其说,形成悖论。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实践探究来剖析并纠正热力环流的内涵及外延在教学中的常见悖论。
一、理论分析把握热力环流内涵
在开展热力环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先讲近
地面受热不均,紧跟着描述空气的垂直运动,然后再讲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高低差异,最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然而,空气在做垂直运动的过程中,关于近地面有没有产生气压的变化,莫衷一是。
悖论1:密闭空气柱内的垂直运动不影响气压变化
支撑理由:根据周淑贞关于气压的定义——单位
面积上大气柱的重量。假设一理想密闭的大气柱,既没有空气流入,也没有空气流出,空气只做垂直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大气柱内部并没有发生质量的改变,
因此,大气柱底部即近地面位置上的气压并没有发生变化。
剖析:产生这种论断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气压概念
理解上的偏差。周淑贞对气压定义时有一个重要的条
件,假设大气相对于地面而言处于静止状态,则某点气压值等于该点单位面积上所受铅直气柱的重量。换句话讲,地理学界关于气压的定义只适用于静止的大气。那么,运动中的气压该如何理解呢?高中物理对气压进行了热力学上的定义,认为气压的实质是由于气体分子的热运动,热运动导致气体分子对物体表面撞击而产生了力。重力只是导致气体分子分布在竖直方向上并按指数规律递减,一般认为这是气压产生的外因。空气柱内的上升运动,会使近地面附近的气体分子减少,进而使气体分子撞击近地面附近空气柱表面的概率减少,最终使气压减小。
结论:即使在密闭空气柱内,垂直运动会影响气
压的变化,上升运动会使近地面气压减小,下沉运动会使近地面气压增大。当然,密闭空气柱这样的假设也毫无现实意义,地球的大气是开放的、流动的。
必须承认,热力环流的过程中垂直运动先发生,
而后发生水平运动。但水平运动是否存在高空先、近地面后的顺序,也是众说纷纭。
①
陈 锋
(德清县高级中学, 浙江 湖州 313200)
图解“热力环流”教学中的常见悖论
高中地理2 0 1 4 年 第 1 9 期
②
悖论2:高空的大气水平运动早于近地面的大气水
平运动(如图①、②所示)
支撑理由:①来自人教版及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I
中关于“热力环流”过程的描述: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和
冷却下沉,首先引起的是高空的气压出现高低差异,导
致高空的空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运动;高空的空气
出现水平运动之后,近地面才出现气压的高低差异,近
地面也随之出现水平运动。②来自生活的观察经验。如
烟囱排放烟雾的扩散过程。
剖析:产生这种论断的原因在于对“热力环流”
的形成过程的人为割裂及思维定势。据笔者观察发现,
所有现行的及以前的教材在“热力环流”部分的示意图
都将中间部分的近地面标识为“热”,因思维习惯的原
因或者表达顺序的需要,在“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率
先阐述热空气部分,且在行文过程中亦是热空气部分文
字占先。这就给人造成了一种错觉,认为“热力环流”
的过程中高空及近地面大气的水平运动存在先后。其
实,这并不是教材的侧重点,只是在表述的时候必须得
有先后的需要而已。的确,在生活中,我们也看到了热
空气上升然后水平方向扩散的过程,如烟囱的烟雾。而
事实上,我们的眼睛欺骗了我们,我们看到的是高空烟
雾的扩散,而没有看到近地面无形的空气的流动!
近地面的空气毕竟不是密闭的,同一水平面上气
压的变化,势必立即引起空气的水平运动。须知,热力
环流是一整体的、动态的过程。
结论:高空的大气水平运动与近地面的大气水平
运动同时进行,不分先后。高空的大气水平运动与近地
面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先后顺序不是现行四种版本教材所
要真正表达的,教材真正要传递的是“地面冷热不均→
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高低差异→空气
的水平运动”的思维链。
悖论3:热力环流中,温度与气压成正比
支撑理由:物理学中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T=k
(P为气压,V为体积,T为温度,k为常数)。一般认
为,在大气圈中存在着如下关系(固定的空气颗粒数量
的前提下,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T:温度P:气压D:密度
当T↑ 则P↑ 则D↓
当T↓ 则P↓ 则D↑
↑:升高↓:下降
一方面,在大气圈中,固定体积内的空气颗粒数
量是一样的,那么,温度和气压成正比。另一方面,如
果一个气团在保持一定气压的情况下,温度和密度之间
则是反比例关系。
剖析:在大多数的大气交互作用中,密度和气压
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大气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筒型基础平台使用过程中安全性要点分析.doc
- 筒子卷绕成形要点分析.doc
- 头像作画步骤说要点分析.doc
- 投标文件格式要点分析.doc
- 透镜(课外选题)1要点分析.doc
- 透镜和视觉(二)要点分析.doc
- 凸模工艺过程综合卡片要点分析.doc
- 图案基础4-图案的构成要素要点分析.doc
- 图案基础7-图案的组织构成(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要点分析.doc
- 图的随机生成及欧拉(回)路的确定要点分析.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最近下载
-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ocx VIP
- (2025春新版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pdf
-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 物业管理服务报价表完整优秀版 .pdf VIP
-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doc VIP
- 莒县鸿瑞矿业有限公司新型节能环保型石灰窑项目(三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docx VIP
-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df
- ZOOM声乐乐器L-12 快速入门 (Chinese)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基于单片机的宠物喂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 中小学(三阶魔方的复原)校本教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