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形象鉴赏专习导学案
高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之一“古代诗歌形象鉴赏”导学案
高三语文备课组 编写:郭昆 审定:杨丽萍 2012年 11月19日
【考纲要求】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E级,考查形式为主观简答题。
【学习目标】
1、复习古代诗歌形象鉴赏的相关知识;
2. 诗歌鉴赏形象类试题答题指要;
3、形象类试题答题规范训练。
【学习重点】
1.掌握古代诗歌常用意象的含义;
2.运用六个基本角度鉴赏古代诗歌。
【学习难点】
运用“意象分析法”分析诗歌思想情感
形象类试题答题规范。
【学习方法】
诵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
【知识链接】
1、古诗释义
中国古代诗歌,一般称作旧诗,是指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广义的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包括中国古代的韵文,如赋、词、曲等,狭义则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2、“形象” 概念点击
形象主要指诗歌所描写的人、景、物。既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和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
形象的特点:形象是诗人思想和情感的载体,或者说形象蕴涵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3、“意象”概念点击
定义: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形象,它是意与象的结合,客观物象一进入诗人的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便成为意象。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例如: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江水”两个意象就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生活。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
4、“意境”概念点击
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5、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杨柳——离情依依?,伤别情怀? 圆月——思乡,怀人?? 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松——孤直傲岸,坚强,岁寒三友之一?? 莲——爱的象征 ??梧桐——凄凉悲伤?? 杜鹃鸟、猿猴——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秋蝉——高洁,悲凉??? 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长亭——送别之所?? 芳草——离恨 ??芭蕉——孤独与忧愁?? 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红豆——相思 竹——气节,积极向上 牡丹——富贵,美好 花落——惜春,人生失意 沙鸥——飘零,伤感 鸿鹄——理想,追求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技法指津】
1、诗歌鉴赏应关注的七个基本角度
①看题目。题目是诗词的眼睛,它往往直接揭示了诗词创作的时间、地点、事件和主旨等。
②看作者。鉴赏时要走进作者,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方面内容,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
③看注释和诗前小序。一些古诗词前面有一个不长的“序”,或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或交代创作的缘由,或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或交代了创作的背景。它对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是至关重要的,鉴赏时不能忽视;如果诗词后面附有注释,一定要仔细审读,因为有的也提供背景材料,有的解释词语,帮助解读诗词,甚至有的还暗示题目的答案。
④看意象。在诗歌中,常常有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体验。也就是说,某些意象某些情感具有对应规律。 必须以解读诗词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的诗词意象为突破点。
⑤看诗眼。在古代诗歌中,常有点明诗歌主旨抒情或议论性较强的关键词句,也就是所说的“诗眼”。因此,我们只要抓住了诗眼,就能很容易地迅速理解到该首诗的整体思想内容。
⑥看典故(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古代诗歌在叙事、抒情或议论中常常引用一些典故,使诗文显得含蓄委婉、言简意赅,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如果我们能够理解透其中的典故,那么诗歌的思想内容便可迎刃而解了。
⑦看结句。诗人将诗歌的章法结构归结为“起”、“承”、“转”、“合”。“起”即起句,“承”是承接,“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合”则是结句,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照应开头、照应题目的作用。从内容上说,“合”句往往是点睛之笔,是我们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要所在。 2. 诗歌鉴赏形象类试题答题规范指要
(1)形象类试题常见的提问方式
①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反例在数学分析中的优秀论文.doc
- 反刍动物氨基酸研究.doc
- 反对本本主义分思考.doc
- 反射光的偏振特布儒斯特角的测量实验.doc
- 反比例函数与一数(答案).doc
- 反比例函数精锐讲义.doc
- 发动机原理 实导书.docx
- 发动机辅助悬置的有限元算法探讨.doc
- 发展经济学-郭-教学大纲.doc
- 发展经济学论文印).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