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度首页|登录注册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百科文库
帮助
首页分类频道特色百科玩转百科百科用户百科校园百科合作
手机百科个人中心
收藏50
辨病论治
编辑
中医诊疗疾病的一种基本方法,即根据不同疾病的各自特征,作出相应的疾病诊断,并针对不同疾病,进行相应的或特异的治疗。一种具体的病往往具有特定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因而显示其特异性,并反映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现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因此,辨病论治可以把握疾病的基本矛盾变化,有利于从疾病的全局考虑其治疗方法,而且还能采用某些特异性治法和方药,进行特异性治疗。
目录
1概述
2与辨证的关系
3沿革
1概述
中医诊疗疾病的一种基本方法,即根据不同疾病的各自特征,作出相应的疾病诊断,并针对不同疾病,进行相应的或特异的治疗。一种具体的病往往具有特定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因而显示其特异性,并反映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现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因此,辨病论治可以把握疾病的基本矛盾变化,有利于从疾病的全局考虑其治疗方法,而且还能采用某些特异性治法和方药,进行特异性治疗。
2与辨证的关系
各种疾病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形成不同的,或由于患者的年龄、体质、饮食习惯等个体差异,以及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使某种疾病既便在同一阶段,也可表现为不同类型,形成不同的证。因此“病”和“证”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辨病与辨证结合运用,既识病,又辨证,则既可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注意不同疾病的不同特点,又能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并注意到不同疾病在某些阶段所表现的共同证候。因此,辨病论治和既不可相互割裂,也不可相互代替,二者相结合是目前中医临床最常用的诊治疾病的方法。
3沿革
辨病论治伴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而产生。如疟、疥、蛊、龋等20余种疾病的名称在殷墟甲骨文已有记载;西周《山海经》有瘿、痔、痈、疽、痹等23种固定病名;长沙《五十二病方》共载医方 280多个,所治疾患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种疾病 100多种;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木简《治百病方》,记载了治疗内、外、妇、五官各科疾病的医方30多个。这些记载体现了古代根据具体疾病,采取针对性治疗的辨病论治思想。至,所记载的病名已达 300多个,其中有的较详细地论述了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发展转归、传变及预后,并提出治疗原则;对有的病种作了专病专篇讨论,如“热论”、“痿论”、“疟论”、“痹论”等。《内经》中除采用针灸治疗外,还提出13首中药方剂,如生铁落饮治癫狂、乌骨丸治血枯等,体现了专病专方的论治思想。《内经》中辨病论治的理论已比较系统,其临床运用也较具体,表明辨病论治的原则和方法已得到了确立。其后历代医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发展了辨病论治的思想和方法, 如唐代、宋代、记载了大量的病名及相应的治疗方药。东汉的《伤寒杂病论》则将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融为一体,以阐述外感病与内伤杂病的诊断与治疗,创立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对后世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后,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发展形成了伤寒、温病等学派,以及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等学科。
诊断学
? 诊法 ? 四诊 ? 症状 ? 内证 ? 外证
? 四诊合参 ? 司外揣内 ? 审症求因 ? 平人 ? 望诊
? 望神 ? 得神 ? 失神 ? 假神 ? 烦躁
? 但欲寐 ? 昏厥 ? 神昏 ? 望色 ? 五色
? 色泽 ? 常色 ? 主色 ? 客色 ? 病色
? 善色 ? 恶色 ? 五色主病 ? 面色 ? 面色萎黄
? 身目俱黄 ? 颧红 ? 面色红 ? 泛红如妆 ? 面色青
? 面色白 ? 面色苍白 ? 面色淡白 ? 面色黧黑 ? 面色晦暗
? 面垢 ? 口唇青紫 ? 口唇红肿 ? 口唇淡白 ? 真脏色
? 病色相克 ? 须发早白 ? 望形态 ? 肥胖
其他科技名词
相关文献
中医医院建筑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呈现-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3年 第2期 (2)
基于功效和毒性的细辛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中国药物警戒-2013年 第1期 (3)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辨治思路与方法-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 第36期 (3)
以上文献来自于?
查看更多相关文献
词条标签:
中医药学诊断学辨证
如果想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到意见反馈;如果您要 举报侵权或违法信息,请到投诉中心;其他问题请访问百度百科吧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1396次
编辑次数:4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3-12-26
创建者:百科ROBOT
词条贡献榜
辛勤贡献者:
↑伤城↓
? 201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百科协议?|?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辨证论治-百科首页浏览词条
编辑摘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章-糖的化学综述.ppt
- 便秘的防治策略技术方案.ppt
- 便秘的诊治技术方案.ppt
- 便秘类中成药技术方案.ppt
- 便秘如何食疗技术方案.ppt
- 便秘综述--卢秋燕技术方案.doc
- 第2章调味剂和增香剂综述.ppt
- 便携式透底通信设备技术方案.ppt
- 第2章烷烃综述.ppt
- 第2章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1综述.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