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主讲:秦金磊 章节内容及关系 第一章 基础知识 第二章 微处理器 第1讲 微机系统基础 1.1 微机系统的构成 结合交通信号灯项目,讨论该系统中包含了哪些内容? 导线、芯片、各种元器件,(硬件) 程序(软件) 还有哪些系统与此类似??? 门禁系统 1.1 微机系统的构成 1.2 微机系统的层次 微型计算机系统是一个具有明显层次特点的系统,试问有哪几个层次? 三个: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 1.2 微机系统的层次 1.3 微机的工作过程 微型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1.3 微机的工作过程 1.3 微机的工作过程 1.3 微机的工作过程 1.3 微机的工作过程 1.3 微机的工作过程 微处理器是如何执行指令的? 1.3 微机的工作过程 1.3 微机的工作过程 1.3 微机的工作过程 给PC赋予第一条指令地址00H; 进入第一条指令的取指阶段; 执行第一条指令的阶段; 1.3 微机的工作过程 1.3 微机的工作过程 1.3 微机的工作过程 1.3 微机的工作过程 1.4 数制及转换 常用的进制有哪几种? 相互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1.5 编码及运算 位(b)、字节(B)、字、字长,分别是什么? K、M、G、T之间的关系? 1.5 编码及运算 原码 1.5 编码及运算 反码 1.5 编码及运算 补码 1.5 编码及运算 运算方法 1.5 编码及运算 溢出 1.5 编码及运算 溢出 1.5 编码及运算 1)如果次高位向最高位有进(借)位(C6=1),而最高位向前无进(借)位(C7=0),则发生溢出。 1.5 编码及运算 BCD码 1.5 编码及运算 字符编码 1.6 随堂测验 4003.25D=( )B=( )O=(FA3.4)H 利用补码计算:-64D+64D,127D+1D,并指出是否溢出?为什么? 分别写出39D和16D的压缩BCD码。 写出数字7,字符w、Y的ASCII码。 1.7 重点、难点 微机系统的基本结构 指令的执行过程 补码转换及运算 溢出判别 例:用二进制补码计算(- 83)+(- 80) 解:(-83)补=1 010 1101 (-80)补=1 011 0000 1 010 1101 -83 + 1 011 0000 -80 10 101 1101 +93 (-83)+(-80)= -163 -128 上述是同号相加产生溢出情况,而对两个异号相减,同样有可能产生溢出,使结果出错。 进位自然丢失 溢出只能出现在两个同符号数相加或两个异符号数相减的情况下。 2)如果次高位向最高位无进(借)位(C6=0),而最高位向前有进(借)位(C7=1),则发生溢出。 依据:对于8位二进制数,若D6位产生的进(借)位记为C6,D7位产生的进(借)位记为C7,若C7?C6=1,则结果产生溢出。 思考:同号相减or异号相加为何无溢出? 溢出判别 计算机内部使用二进制进行运算,但人们习惯使用十进制。为便于人机交往,设计BCD码。 两种形式: 压缩BCD码:用4位二进制数对十进制数的每一位进行编码,这4位二进制码的值就是被编码的一位十进制数的值。 非压缩BCD码:用一个字节(8b)表示一个十进制数,其区别在于高4位用0填充。 (Binary Coded Decimal)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 定义:采用二进制数对每一位十进制数字进行编码的方法来表示一个十进制数,这种数叫做BCD码。 字符,如(A,B,C等)如何在计算机中表示? 该方案共有128个符号(27=128),编号从 (0000000)2到(1111111)2。 数字符号(0,1,…,9)的ASCII码是30H ~ 39H, 英文大写字母(A,B,… ,Z)的ASCII码是41H ~ 5AH, 英文小写字母(a,b,… ,z)的ASCII码是61H ~ 7AH 。 常用按“34567”记忆,其余详见P368附录1 采用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用七位二进制编码来表示一个符号,称为ASCII码。 * */36 * 内容及应用 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掌握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 课程性质 必修,40学时上课+24学时实验,是学习和掌握微机硬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接口知识的入门技术基础课程。 理解 动手 综合 特点:内容多,较抽象,注重硬件。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动手实践训练。 应用:通过微机软硬件的开发,可用于实现电力系统的保护、自动化装置的控制和电子通信等方面。 学习方法 功夫在平时 课堂:认真听讲、注重知识理解 课后:仔细读书、独立完成作业 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讲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与量子论的建立综述.ppt
- 第1讲蛋白质的基本组件综述.ppt
- 第1讲古代文明的生长与衰落综述.ppt
- 第1讲和二极管综述.ppt
- 第1讲激光简史、发展与应用_risze综述.ppt
- 第1讲计算机基础概述综述.ppt
- 第1讲进入股市综述.ppt
- 第1讲物质的变化和实验基本操作综述.ppt
- 第1讲细胞的分子组成综述.ppt
- 第1讲遗传物质的历程综述.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