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单元测1(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语文(上)(语文版) 第一单元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运用(27分)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大凡美好而令人珍视的事情,都需要将心绪沉淀,慢慢欣赏。落雪之夜,围一只红泥小炉,读一本旧书,品一杯苦茶香míng。步lǚ从容,心境澄明。也只有气定神闲、内心宁静的人,才能听见自己灵魂的呼吸,那是一种心灵的优雅。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沉淀 澄明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香míng 步lǚ
2.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内江是一个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巴蜀腹心城市,历史可追溯至远古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内江文化底蕴深厚, , ,以名人故里而备受敬仰。“ ”“ ”的美誉几乎是内江的代名词。内江有“甜城”的称谓,还是川中水陆要冲。陆路为成渝必经之道,古驿道至今犹存,素有“ ” “ ”之称。
A.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川中枢纽 川南咽喉 大千故里 书画之乡
B.川中枢纽 川南咽喉 大千故里 书画之乡 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C.大千故里 书画之乡 川中枢纽 川南咽喉 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D.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大千故里 书画之乡 川中枢纽 川南咽喉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桂林山水真是大自然天马行空的杰作。
B.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
C.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林,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及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鬼斧神工。
D.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太行山深处。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我们到此,真有点儿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4.下列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难怪青海湖水蓝得那么美,那么醉人!
B.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C.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D.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巴东三峡》一文,作者由宜昌到重庆是顺流游览三峡。
B.《周庄水韵》一文,作者写第三次游周庄时,重点描写了在古镇看到的节日夜景。
C.《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文中,作者既希望人们来到美丽的青海湖游览,又害怕青海湖的环境遭到人为的破坏。
D.《走进纽约》一文,作者娴熟地运用了静态描写、动态描写两种方法,描绘了纽约
的都市风光。
6. 大自然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根据示例,选择恰当的事物,仿写一个句子。(2分)
示例: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
7.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3分,每小题1分)
近日,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将武汉地铁2号线过江隧道左线工程掘进到汉口江滩,这标志着这一工程成功横穿长江。这是我国第一条穿越长江的地铁隧道。这条地铁隧道位于武汉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公路隧道之间,是连接武昌□汉口两镇中心区域地铁2号线的过江通道,全长约3100米左右。
(1)在□内填写合适的标点符号。
(2)语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
(3)请给这则新闻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8.综合性学习。(8分)
导游即引导游览,让游客感受山水之美,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游客食、宿、行等各方面的帮助,并解决旅游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市旅游节即将到来,学校将举办一次“我来做导游”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吧!
(1)作为一名小导游,请你给游客介绍一下你所在地区的旅游景点或旅游特色(包含人文特色、名优特产等)。(3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8章 面向对方法学引论.doc
- 第8章人体的营 第一节人类的食1.doc
- 第8章结构化查语言SQL.doc
- 第8章表单中控的设计及应用.doc
- 第8讲 大气垂直分层和受热过程及气温的变化.doc
- 第8讲 矩阵直积及其应用.doc
- 第8讲 一般应题(二).doc
- 第8课 古代科与思想文化(一).doc
- 第8课 辛亥革教学设计.doc
- 第8课PS-模、涂抹工具.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