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国1997-004年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的原因分析.doc

我国1997-004年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的原因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1997-004年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2004年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的原因分析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和国内市场日益开放,中国经济增长对外贸依存度越来越大。2004年我国外贸依存度是80%。并且,我国外贸依存度居全球最高。 国际收支保持较大顺差,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长期的顺差也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不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1,人民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国际收支贷方代表外汇供给,借方表示外汇需求,当一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供给大于需求时,外汇价值就会下降,本币对外价值就会上升,从而给本币带来升值压力。 2.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制裁。从全球范围看,各国贸易差额之和只能为零,一方的顺差必然意味着它方的逆差,而长期逆差对一国有较大的不利影响,逆差方势必采取对抗措施。如由于中国对美国拥有长期巨额顺差,引起两国贸易摩擦加剧。有资料显示从1985年以来中国对美贸易出现盈余,美国对中国贸易出现赤字,这一赤字占美国贸易赤字总量在1990年超过20%,最高峰是1997年:27%,2000年,2003年,2004年的比重是20%,23.2%,25%,成为美国第一大贸易赤字国家。即使按中方数据计算,美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占总数11.3%,是美第二大贸易赤字国。这成为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有力借口,2005年上半年,美国、欧盟多次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国内而言,巨额顺差说明出口过多,进口太少,没有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不能协调发展。   3,经济稳定和汇率稳定之间的矛盾。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双顺差”,使得外汇大量流人。根据国际金融理论,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央行必须大量收购外汇,同时投放基础货币,这就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长。从1994年到2003年,我国货币供应量已经增长了20%以上,从2003年9月底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来看,M0、M1、M2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2.8%、18.5%,20.7%,是上一轮通货膨胀结束后,难得一见的增长速度。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快速增长,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隐患,影响国内金融市场。从而带来了经济稳定和汇率稳定之间的矛盾。 ? 4.外汇储备管理问题。国际收支顺差带来外汇储备的增加,截至2003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4032.51亿美元。持有外汇储备可以保证国际支付能力,支持本国汇率稳定。然而外汇储备虽是一个货币变量,但它毕竟代表了一定量的实际资源,这就意味着,一国在保留外汇储备的同时也就放弃了利用实际资源的权利,所保留的外汇储备量越大,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就越大。而外汇储备采用能生息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又偏低,并不能有效降低机会收益的损失。 ? 5.汇率预期效应。一些地区出现了大量出售美元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双顺差”给人民币带来影响,人们预期人民币不久就要升值,因此开始大量抛售美元换取人民币。这种投机性的换汇行为,尤其是一些热钱的流入,不利于外汇市场的稳定发展。当年日元就是小幅度升值,导致热钱套汇得手,套汇收益又进一步促成日元将进一步升值的预期,热钱的加速流人最终迫使日元进一步升值,导致日元汇率基本失守。 三、国际收支状况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国际收支状况好坏已经成为一国经济景气的晴雨表。从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就可以看出该国的经济发展好坏,因此国际收支是反映一国外部基本面的窗口。 下表是中国国际收支情况(1997-2004) 单位:亿美元 年份 经常帐户 资本和金融账户 储备资产 净误差与遗漏 1997 369.63 210.16 -357.236 -222.54 1998 314.71 -63.21 -64.26 -187.24 1999 211.14 51.80 -5.0532 -177.88 2000 205.19 19.22 -105.484 -118.93 2001 174.05 347.75 -473.251 -48.56 2002 354.22 322.91 -755.071 77.94 2003 458.75 527.26 -1170.23 184.22 2004 686.59 1106.60 -2063.64 270.45 通过对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不难看出,我国国际收支的最大特点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常年保持顺差。其中经常项目从1997年开始,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分别以14.9%,32.9%,2.8%,15.2%的速度下降。但由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止跌回升,从2002年开始分别以100.0%,29.5%和49.7%的速度增长,而资本和金融项目没有表现明显的变化趋势,各年间存在较大的波动,但始终保持较大的顺差余额,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状况导致近年来

文档评论(0)

icz0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