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长江三峡工程库湖北省秭归县下土地岭滑坡勘察工程.doc

长江三峡工程库湖北省秭归县下土地岭滑坡勘察工程.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江三峡工程库湖北省秭归县下土地岭滑坡勘察工程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湖北省秭归县下土地岭滑坡勘察工程 一、工程概况 湖北省秭归县水田坝乡下土地岭滑坡紧临水田坝新址区的北侧,位于袁水河的右岸,距原县城归州镇约7公里,对外交通为公路,并可通过老县城归州镇从长江水路与外界联系(见图1)。 图1 地理位置交通图 水田坝乡下土地岭滑坡位于湖北省秭归县水田坝乡新址规划区北部,面积约3.6万平方米,体积约72万立方米。沿江大道在滑坡体中下部横穿而过,是水田坝乡新址区最重要的交通路线,滑坡后部已建有初级中学宿舍楼3栋,面积2800平方米,师生共1648人,东侧及影响区已建有65户187人,搬迁居民房屋、复混肥厂厂房面积2000平方米,职工52人,同时还拟建76户210人居民房屋,合计1858人,房屋面积16800平方米。滑坡体中部有14户农民住房。 175m蓄水将影响严重该滑坡的稳定性,威胁到该滑坡区及周边已有建筑物、后部中学、以及新集镇沿江大道的安全。因此,开展该滑坡的地质勘察和防治工作是极其必要和迫切的。 (1)、查明滑坡区的地质环境、滑坡边界、后缘和两侧影响带的范围; 2)、查明滑坡体的现状,重点研究滑坡体的变形破坏演化过程、成因机制,确定滑坡性质及诱发因素; 3)、测试滑坡岩土体及滑带土的物理力学参数,为稳定性计算和治理设计提供所需的参数指标; 4)、评价滑坡体的稳定性现状和三峡水库蓄水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计算滑坡稳定性系数和滑坡推力; 5)、提出对滑坡和潜在不稳定斜坡和库岸防治的切实可行、经济合理的治理的可行性研究方案与建议,并结合新集镇的规划与建设,论证滑坡体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措施。 1、地形地貌 工作区地处大巴山余脉,属构造剥蚀侵蚀低山区。区域山地海拔高程一般为500~1100m。滑坡区近围山地西高东低,西部山顶高程约500m,袁水河谷为最低地形,在工作区河段高程155m。总体属于河岩斜坡地貌。 2、构造背景 构造上为扬子准地台中上扬子台褶皱带的秭归盆地中心。秭归盆地是三迭纪末——侏罗纪初初步成形,后期受东西向构造应力作用,形成为轴向NNE的向斜盆地构造。盆地大致以北部兴山、西部巴东、东部秭归、南部距长江约15km为边界,平面形态呈三角形。 盆地内大的褶皱构造有:①福坪——流来观背斜,该背斜轴线近东西向,发育于盆地西部。②秭归向斜,位于秭归盆地的内部,轴向近南北,长度约30km。 测区周边发育较大的断裂有:水田坝断裂带、周家山——牛口断裂、高桥断裂。其中盆地西缘走向NE的高桥断裂和走向NNE的牛口断裂均为基底深大断裂。 水田坝断裂带主要由两条断层组成,一条为走向NE20°的向家岭断裂,其位于测区的东南部,长约20km;另一条为走向NE20°的屈家坪断裂,长约8km。两断裂近平行,相距约850~1400m,测区正位于断裂夹持之中。 据文献资料,屈家坪断层在其屈家坪北面公路边可见断层面,断层走向NNE,西盘岩层产生牵引褶皱。断层带宽度1~2m,发育断层泥,产生片理化现象,断层岩呈半胶结状。断层为先期压扭后期张扭的多期活动性质。 向家岭断层分布于袁水河岸的向家岭、大水田、凉风垭一带。该断层错断上侏罗统遂宁组地层,使其直接与蓬莱镇组地层相接。断层带宽40m左右。断层产状走向NE20°,倾向NW,倾角70°左右。断层性质为张性。 3、新构造活动及地震 测区属于三峡——鄂西南抬升区,新生代以来,该区表现为大面积微向东倾斜的总体间歇性隆起。抬升速率为0.3~0.5mm/a。在总体隆起基础上,表现出差异性活动,以周边深大断裂的微弱活动性为主要特征。这些活动断裂有仙女山断层、天阳平断裂。仙女山断裂走向NNW,全长约90km,深切地壳顶部。为三条右行展布的断裂组成,晚更新世末期有活动性。天阳平断裂走向NW,全长200km,深切上地壳至中地壳,晚更新世末期,该断裂活动过二次。 按全国地震区带划分,该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震活动区的江汉地震带内,属较弱地震活动带。自有记录以来,大约以兴山古夫镇为中心包括本区在内的约50km范围内,大于4.7级地震有47次。未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其中近期内发生的最大地震为1975年5月22日秭归县龙会观5.1级地震,震中烈度VII度,震中距长江仅8km,位于秭归盆地西南缘,位于水田坝的西部,相距约20余km,,据资料介绍,本次地震是高桥断裂和牛口断裂联合活动的结果。 基于本区处在黄陵背斜,秭归盆地和神农架地块三个构造地块的特殊位置,附近又有新华夏体系的NNE向的牛口断裂,高桥断裂,水田坝断裂等,其中牛口断裂中更新世有过活动这些条件,预计未来仍存在中小震活动、潜在中等强度地震的可能。根据国家地震烈度区划图(1996年,比例1∶座机电话号码),取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作为场地基本烈度,其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 四、 勘查方案及工作量布置 根据水田坝滑坡的特点,结合三峡水库对

文档评论(0)

kpky39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