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工大数字电子技基础习题册2010-答案6-7章
第6章 触发器
【6-1】已知由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的直接置“0”端和直接置“1”端的输入波形如图6.1所示,试画出触发器Q端和端的波形。
图 6.1
解:
基本RS触发器Q端和端的波形可按真值表确定,要注意的是,当和同时为“0”时,Q端和端都等于“1”。和同时撤消,即同时变为“1”时,Q端和端的状态不定。见图6.1(b)所示,图中Q端和端的最右侧的虚线表示状态不定。
图6.1(b) 题6-1答案的波形图
【6-】触发器电路如图6.(a)所示,在图(b)中画出电路的输出端波形,设触发器初态为“0”。
(a) (b)
图6.图6.2(c)。
图6.2(c)
【6-】试画出图6.所示的电路,在给定输入时钟作用下的输出波形,设触发器的初态为“0”。
图 6.
图63(b)
【6-】分析图6.所示电路,列出真值表,写出特性方程,说明其逻辑功能。
图6.
解:
1.真值表(CP=0时,保持;CP=1时,如下表)
2.特性方程Qn+1=Dn
3.该电路为锁存器(时钟型D触发器)。CP=0时,不接收D的数据;CP=1时,把数据锁存,但该电路有空翻。
【6-】试画出在图6.所示输入波形的作用下,上升和下降边沿JK触发器的输出波形。设触发器的初态为“0”。
图 6.
图6.5(b)
【6-】试画出图P6.(a)所示电路,在图6.(b)给定输入下的Q端波形,设触发器初态为“0”。
(a) (b)
图6.
图6.6(b)
【6-】根据特性方程,外加与非门将D触发器转换为JK触发器,应如何实现?若反过来将JK触发器转换为D触发器,应如何实现?
J-K触发器特性方程
D触发器特性方程
D触发器转换为J-K触发器 如图6.7(a)所示。
J-K触发器转换为D触发器 , 如图6.7(b)所示。
(a) (b)
图6.7
【6-】电路如图6.(a)所示,触发器为维持阻塞型D触发器,各触发器初态均为“0”。
1.在图(b)中画出CP作用下的Q Q1和Z的波形;
2.分析Z与CP的关系。
(a) (b)
图6.1、CP作用下的输出Q0 Q1和Z的波形如下图; 2、Z对CP三分频。
【6-】电路如图6.(a)所示,试在图(b)中画出给定输入波形作用下的输出波形,各触发器的初态均为“0”;根据输出波形,说明该电路具有什么功能?
(a)
(b)
图6.输出波形图6.9
图6.9【6-1】电路如图6.1所示,试在图(b)中画出给定输入波形作用下输出端Q0和Q1的波形,设各触发器的初态均为“0”。
(a) (b)
图6.1输出波形图6.
图6.【6-1】电路如图6.1所示,试在图(b)中画出给定输入波形作用下输出端Q0 和Q1波形,各触发器的初态均为“0”。
(a) (b)
图6.1
图6.11(b)
第7章 时序逻辑电路
【7-1】已知时序逻辑电路如图7.1所示,假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均为0。
(1 )写出电路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2) 分别列出X=0和X=1两种情况下的状态转换表,说明其逻辑功能。
(3) 画出X=1时,在CP脉冲作用下的Q1、Q2和输出Z的波形。
图7.1
2.分别列出X=0和X=1两种情况下的状态转换表,见题表7.1所示。逻辑功能为
当X=0时,为2位二进制减法计数器;当X=1时,为3进制减法计数器。
3.X=1时,在CP脉冲作用下的Q1、Q2和输出Z的波形如图7.1(b)所示。
题表7.1
X=0 X=1 Q2 Q1 Q2 Q1
0 0 0 0 1 1 1 0 1 0 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吴建 0900521《学期论文I》格式要求.doc
- 吴凤技术学院安全生工作守则.doc
- 吴文娟《生命生命教学设计.doc
- 吴佩江做的201年注会税法试题.doc
- 吴江学院东路桥钢梁无损检测方案.doc
- 吴洪 大学生就业况调查报告.doc
- 吴海民:媒体变局传统媒体的走向.doc
- 吴正贤----小数学课堂向“问题解决”课堂转型中关注的基本问题.doc
- 吴新元《运用公文素构成理论解析经验总结写作》.doc
- 吴川营业部200年工作总结.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