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高中政治:《哲学常识》专题复习系列:第八专题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2011高中政治:《哲学常识》专题复习系列:第八专题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网络
(二)、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高考考核内容与要求】
现象和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科学思维方法
1.现象和本质
事物都由其现象和本质。现象是个别,本质是一般;现象是易逝的,本质是稳定的;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内在的。现象和本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和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必备条件。
认识事物的本质并不是认识运动的结束。认识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向深度开掘,向广度扩展,不断向前推移。
【基础知识】
Ⅰ、基本概念
1.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
2.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感性认识:是人脑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
具体生动性的特点。
4.理性认识: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具有抽象性和
间接性等特点。
5.真理: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6.概念、判断和推理: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判断是对事物的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
7.分析和综合: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或全过程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
方法和思维过程。综合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Ⅱ、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主观能动性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的原理
客观规律、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还受到已形成的观念、能力、方法和身心健康的程度等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
方法论意义:要着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自觉总结经验,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反对否认或夸大主客观因素在主观能动性发挥中的作用。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
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
尊重客观为基础;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方法论意义: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无论是哪个领域的事物,无论是简单的事物还是复杂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也都有自己的本质;②现象与本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第一,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第二,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既不能脱离现象凭空地认识事物的本质,也不能使认识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是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4.认识的根本任务原理
从现象、本质、规律的区别来说,认识了现象不等于就认识了本质和规律;从认识的程度和水平来说,认识需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认识的作用来看,对事物本质的、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认识的根本任务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获得真理。
方法论意义: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反对只看现象不看本质,以现象代替本质。
5.? 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原理
客观世界是无限广大的,发展是无限的;人的实践手段是不断改进的,实践能力是不断提高的,因而从深度上讲,认识需要逐步深化;从广度上讲,认识需要不断扩展;从进程上讲,认识必须向前推进,认识应是不断发展的。
方法论意义:要深化、扩展、推进对事物的认识。反对那些固步自封,满足于现有的认识,不思进取、创新的思想。
Ⅲ、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1.台独分裂主义
⑴背景材料
在李登辉的主导下,台湾当局对两岸关系的定位是从一个中国的立场上步步后退:1991
年之前,由于羽翼未丰,李登辉不得不信誉旦旦地表白“中国只有一个,应当统一,也必将统一”;此后,在3月公布“国统纲领”中,他便将两岸定位为“两个对等的政治实体”,散发出了“台独”的气味;尽管如此,那时他还不敢明目张胆,在“国统纲领”中还保留着“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以和平方式解决一切争端”的尾巴作为遮掩布。从那以后,李登辉便明里暗里搞分裂活动,以“中华民国在台湾”为名,搞“参与联合国”行动;抛出“两岸分裂分治”和“以一个中国为指向的阶段性两个中国政策”;并跑到美国公然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1999年7月,李登辉公然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至此,李登辉彻底撕下了最后的伪装,将他分裂中国的“台独”真面目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站到中华民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 语言运用专题串台词.ppt
- 2011江苏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历年真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新人教版.doc
- 2011江苏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历年真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三新人教版.doc
- 2011江苏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历年真题汇编必修一专题四新人教版.doc
- 2011高三数学 附加题速成教材1素材 理.doc
- 2011高三数学 附加题速成教材2素材 理.doc
- 2011高三数学 附加题速成教材3素材 理.doc
- 2011高三数学 附加题速成教材4素材 理.doc
- 2011高中政治:《哲学常识》专题复习系列:第三专题训练.doc
- 2011高中政治:《哲学常识》专题复习系列:第九专题实践与认识的关系.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