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医方剂学第3讲温理剂分解.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感 温中祛寒 理中丸《伤寒论》 组成:干姜10g 人参10g 白术 10g 炙甘草 10g 功效:温中祛寒,益气健脾 主治:1.中焦虚寒证。症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喜温喜按,腹满食少,舌淡苔白,脉沉细。 2.脾胃虚寒:引起的失血,小儿慢惊,病后喜唾,胸痹等。 方歌:理中丸主温中阳,人参甘草术干姜; ? 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扶阳。? 趣味记忆:草人赶猪。 (炙甘草,人参,干姜,白术)? 方解: 君药:干姜--辛热,善温暖脾胃,温阳散寒 臣药:人参--甘温,益气补中.与干姜合用,温养脾胃阳气, 恢复其运化、统摄、升清降浊功能。 佐药:白术--健脾燥湿 使药:炙甘草--益气和中 温中祛寒 小建中汤《伤寒论》 组成:饴糖30克  桂枝9克  芍药18克 炙甘草6克 生姜9克 大枣12枚 功效: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主治:虚劳。(虚寒腹痛)虚劳里急,脘腹挛痛,喜温喜按,按之痛减,或虚劳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或虚劳心悸不宁,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弦涩。 ? 方歌: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合; 更加饴糖补中气,虚劳腹痛服之瘥。?? 趣味记忆:大嫂炒糖姜汁 (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 方解:君药:饴糖—甘温入脾,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臣药:桂枝—辛温,合饴糖辛甘化阳,以温中补虚,建立中焦之气。芍药—味酸,和里养阴,缓急止痛,合饴糖酸甘化阴,滋补营血。 佐使药:炙甘草—甘温益气,助饴糖温中补虚;合桂枝温心阳,制动悸;合芍药缓急止痛。生姜—温胃;大枣—补脾。 小建中汤的临床运用 气虚甚者,加黄芪 血虚甚腹痛,及产后体虚,腹中时痛不止,加当归 方歌: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 ? 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趣味记忆:江副将(干姜,附子,炙甘草)??? 方解: 君药:附子—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温壮肾阳,以温阳逐寒救逆 臣药:干姜—温中祛寒。配附子共同温补阳气,通彻内外,祛除阴寒,壮肾阳,温脾阳。 佐使药:炙甘草—和中益气,缓和附子、干姜峻猛药性,防止劫耗阴液。 * * 第三节 温理(温中祛寒)剂 定义:温里剂是在温法的指导下,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属于八法中的“温法”。 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寒淫所胜,平以辛热”;“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适用:温里剂是为里寒证而设,无论是自身阳虚寒盛,或外寒直入于里,或是药误伤阳,或饮食生冷伤阳。 主要症状:口不渴,手足厥冷,寒慄,冷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脉迟,舌淡苔白润之里寒证者,皆是本类方剂的适应范围。 适用于中焦虚寒证。此等病证,不但阳虚,也有气虚。所以处方用药以温中祛寒药为主,配伍益气药与健脾药。 内生 中焦 里寒证 经脉 阳衰阴盛 回阳救逆 四逆汤《伤寒论》 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甚至亡阳厥逆的证候。多以大辛大热回阳救逆药,配合补气药或固脱药组成方。 组成:附子9克 干姜9克 甘草6克 功效:回阳救逆 主治:1.少阴病。症见四肢厥冷,恶寒倦卧,神疲欲寐,呕吐腹痛,下利清谷,舌淡苔白滑,脉沉微。 2.太阳病误汗亡阳。症见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 *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