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前主流社交网浅谈
一 SNS社交网络(怀念校内)
首先谈下曾经很火的校内网(现是人人网)和开心网。到我上大学那个时候。学生中流行的是校内。迄今为止还是很怀念当时的校内的。怀念——一方面作为学生时代人的单纯,那个时候的校内也单纯,不杂。当时校内能拉住用户的心,我想有这几方面:
校内网,顾名思义,立足校内人群。当时有点感觉是我们自己的平台。目标客户的定位十分准确。在当时也确实都是大学生在里面交友,聊天,讨论。
实名制,这一点也很重要。可以通过真名找同学。认识的人。还记得我当时靠校内找到了失去多年不联系的小学同学,那个时候就是想方设法完善自己的界面,信息。让我的同学很准确的找到我。所以实名制这一点还是相当不错的。
前几年,SNS开始盛行。作为一个互联网新概念,新人都非常愿意去尝试。
也许很多人对校内的远离也是随着校内网本身的转型而来的。2009年,校内网改为人人网。陈一舟很可能是想将校内网范围扩大化,成为全民性质的社交网络。由校内人上到人人都能上。
当时我们在校的同学都是比较抵触的。因为很多话我们不想在QQ上说的,都会跑到校内上去说。毕竟QQ里有家人,有认识的人。校内却是一个我们学生自己的平台。可以吐槽,发泄,发表感言。自从校内变成人人后。我们发现好多无关的人也进来了,接着媒体进来了,企业进来了,也出现类似QQ空间的钻了。有VIP了。送礼物还要钱了。还记得当时Nike进来,我们已经感受到人人商业气息越来越重了。原本我们可以肆无忌惮的传自己的照片。写自己的东西。可是现在变杂了之后,我们也开始注意自己的隐私了。
后来人人也有改进。我看到有这么几个方面。1、出现了小站。里面是一些有共同爱好的人在一起交流的。比如喜欢音乐就有音乐小站。里面提供关于音乐的信息。2、出现了公共主页。比如有天秤座公,毕业生,创业。也就是具有共同身份的人聚集的产所。3、出现了小组,这个有点像QQ群。就是用户自建的,成立小组,一起交流。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那就是应用程序。之前校内作为单纯的SNS平台。用的多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后来出现了各种应用程序。之前很火的比如开心农场。结果大家都去玩偷菜去了,包括我当时也一度在里面玩的很深。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原本社交的功能就下降了,大家都改去玩应用了。人,都有厌倦的时候。不可能对一个应用如此钟情。应用渐渐不玩了,而原本社交的初衷也兴趣下降了不少。
然后再来看看现在的人人,除了极少的同学信息然后就充斥着暴力,低俗的东西。到处的转载,分享。商业化,娱乐化已经渗透到每个角落。偶尔打开之前玩的农场。界面上也都是大众,可口可乐等一些商业化的东西。
哈哈。现在人人网的情况就是原本是校内的人陆陆续续不怎么玩了,甚至离开了。原本不是校内的人在千方百计地想进来。这让我想起了《围城》城里人想出去,城内人想出来。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改名的哪回校内是被日本收购了。结果大家一知道就开始排斥。现在我们至少不会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里面了。。。
最后提下开心网,我没玩过,08年起来的,比校内晚两年,立足的是白领阶层。之前准备运营上市,现在就连人人网都竞争不过了。
二 关于豆瓣(交流社区)
豆瓣创办于2005年。我大概是在09年玩的。当时上豆瓣主要是看影评和书评和乐评。到现在还有一个习惯,比如我看了一部好电影,一本好书。都会来豆瓣写写自己的影评,书评。然后和别人一起讨论。
豆瓣总体布局,我非常喜欢。简单,他是以浅绿色调为主。
豆瓣创始人杨勃认为“人”是中心。他总结豆瓣的核心思想“可以发现不同的东西,并且适合自己”用户和用户之间有很多互动的可能。豆瓣内容形成的起点,是主动型的网民提供的自己所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的清单,相关评论和博客。这些内容提供了很多个基础节点,这些节点之间又因为网站技术系统所提供的相应功能,例如条目、“标签”或网站推荐,开始产生各种联系,从而编织出内容的基本网络。
豆瓣的社区提供了一种以“兴趣爱好”为纽带扩展人际关系的可能。这种关系的形成无需刻意,它更多地是伴随着内容关系的形成而自然形成的。但是,也正是这种基于兴趣的人际关系,更加富有黏性,更加牢固。
我们可以看看豆瓣的网络架构:
品味系统——读书、电影、音乐。
其中书,是豆瓣一个主要的收入来源。基于书评,读者交流这一社交化平台。然后通过当当网,卓越网这些购书平台合作。人们可以直接网上购书了。
表达系统——我读、我看、我听
在这里,用户记录了自己的行为。比如收藏,转载,评论,交友等等。非常的有针对性。
交流系统——同城、小组、友邻
同城活动,许多白领,学生常去的地方。里面可以了解和发布信息。小组参与讨论的。就一个话题。各抒己见。友邻相当与交友平台。可以发私信。就是豆邮。
补充:豆瓣最近也出现类似微博的功能了,叫豆瓣说
共同主题、意见领袖、独特的语言体系,这是形成社区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气材料采购明表6-3.doc
- 电气知识问答21题.doc
- 电池正极材料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docx
- 电池测试仪TH523A和充电器测试仪价格.docx
- 电气蒸饭柜和蒸柜价格.docx
- 电热水器生产和材料采购情况调查报告2016.docx
- 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规律.doc
- 电算化习题(客题).doc
- 电算化会计模拟参考答案.doc
- 电算化实务操作训讲义.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最近下载
-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ocx VIP
- (2025春新版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pdf
-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 物业管理服务报价表完整优秀版 .pdf VIP
-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doc VIP
- 莒县鸿瑞矿业有限公司新型节能环保型石灰窑项目(三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docx VIP
-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df
- ZOOM声乐乐器L-12 快速入门 (Chinese)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基于单片机的宠物喂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 中小学(三阶魔方的复原)校本教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