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剖析与思考(八).doc

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剖析与思考(八).doc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剖析与思考(八)

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剖析与思考(八)—— 中国机床之我见 文章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卢秉恒??发布时间:?2014年9月30日?? 编者按:?今年3月4日,本报发表了杨青总编撰写的一篇市场观察:《中国机床,春天去哪里了?》。文章犹如一石激起春江水,引起了行业人士的强烈共鸣。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机械工业老专家沈烈初先生读后百感交集,不顾年高体弱,奋笔疾书2万余字,对中国机床行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梳理和剖析。5月初,文章在本报A2版开辟的“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剖析与思考专题”分三次发表,再度触发了业内人士对我国机床行业发展路径的思考。随后,装备工业、经济学界的专家——冯有禄、高梁、孙喜、郑国伟等为专题撰写了一系列稿件,形成了多年未有过的对机床行业发展的大讨论。?   由本报发起这场大讨论也引起了工业主管部门——工信部的关注。部领导对讨论的内容、行业人士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的了解,并做了相关批示。为在“十三五”及未来更好地发展我国机床工业,把机床工业重大专项做好,工信部装备司于9月12日在京召开了“把脉创新,机床工具行业发展研讨会”,邀请了包括本报杨青总编在内的多位机械行业专家——陆燕逊、沈烈初、蔡惟慈、杨学桐、陈惠仁、冯有禄,以及秦川机床、沈阳机床、北京机床研究所、北一机床、大连机床、上海机床、济二、武重、齐重数控、齐二机床等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了机床行业特别是重大专项现存问题、创新思路、发展路径等多方面的焦点话题。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王卫明,及国家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卢秉恒院士、邵欤作、汤立民、李宪凯、田沙等出席了座谈会,并认真听取了行业老领导、企业代表反映的问题和建议。?   会后,作为国家重大专项——04专项总体组总师,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先生也为此撰写了此篇《中国机床之我见》,特推荐给读者。 杨青及沈部长的回顾,都提出了目前机床工具行业如何走出困境的命题及见解。问题值得大家深思。对企业和行业,我远不如企业家及前辈那么熟悉和体会深刻。但前前后后,与此行业打交道,从事科研,亦有30余年的经历了。在此仅谈谈浅见。?   回顾与反思?   上世纪80年代,行业在既没有雄厚财力,又缺乏高端技术和人才的前提下,被从计划经济推入了市场经济,经历了十几年寒冬。政府有形之手也很少作为。机床行业随工业尤其制造业的大环境而变化,几个过山车式的发展,对行业的发展形成很不利的外部环境。丰年,萝卜快了不洗泥,粗制滥造赶订单,无暇研发;歉年,吃饭尚成问题,无力研发。?   从“六五”计划到“七五”、“八五”计划,政府科研计划推动过数控、FMS(柔性制造系统)、机器人、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等,但未与机床精密、高速、复合的技术结合,机床设计制造技术本身的研究,从计划经济的组织模式,一下断了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正值数控技术在中国的起步期。混乱造成了利用进口审批权变现,将数控技术开发引向歧途,帮助了发那科公司的成长,而自主开发走上了困难之路。CIMS的实施,有些脱离企业实际的做法。但是,在机床企业有一句话:“不干CIMS,会死;干CIMS,会早死”。虽然这是一句戏言,但济南一机床就是在此后倒下的。行业随之发生的是院所改制,一风吹。院所改制后,一般逐渐活的很好,行业多了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技术源成了企业的竞争对手,行业的共性技术研究严重缺位。而国家在机床方面的科研投入十多年几乎为零,因此高校在学科建设的竞争压力下,这方面的研究力量纷纷转向,80年代生气勃勃的研究局面没有了,有关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均受到影响。在国外机床大发展阶段,我们拉大了差距。?   企业进入市场环境,如何发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沈部长所说,与一把手的决策能力、事业心息息相关。分析杨青及沈部长提到的几家案例,秦川机床一直坚持其主导产品,坚持不断提升其技术、制造能力。宁江机床在其控股股东让其转向重型机床的情况下,经营班子一直坚持其中小型精密机床方向不变,济南二机床更是几十年坚持其主导产品不变,一直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吸收了小松等美、德、日企业的技术,博采众长,迎来了当前的发展局面。一方面,有04专项的科技支持,另一方面,确实与企业负责人的决心、眼光密切相关。我2012年考察过克林博格精密机床厂,询问他们的创新及在2008年金融危机下,有无裁员?他们的回答是:30年来,他们机床的基本结构、制造工艺、雇员基本未变,这3个稳定加上社会稳定性,保证了其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企业的稳定发展。而我们一些企业,因为短期利益、领导变更等,产品方向、管理和技术骨干不断变更,势必给企业带来困境。?   机床是制造业、装备工业的基础。其基础性决定了机床是国家战略,对于中国,尤其如此。我们不能与美国相比。因此国家应该多多支持,采用有形之手施加影响。尤其高端机床,是国家战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