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创新理论与高职组织创新之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理论与高职组织创新之探讨

創新理論與高職組織創新之探討 壹、前言 根據中時晚報(民93)八月五日第四版之報導「今年參加高中職五專聯合登記分發的考生共有16萬3369人,而核定的招生名額有22萬3674人,預估缺額達60463人,缺額率達27%」。這顯示出近年社會人口結構改變與學齡人口急遽下降,中等教育市場供給大於需求,尤其以高職教育所受的衝擊最大。因此面對此一環境巨變之競爭壓力,職校應效法企業體系推行創新變革,方能提升教育品質並加強競爭力,並得以永續經營。 組織創新能力是影響組織創新績效的重要指標,學校欲推廣創新活動,有賴於學校本身具備之創新能力。該創新能力不但包含個別創新的提案及落實,也包含整體組織的承諾與支持。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Drucker, P)曾說:「每個組織的核心能力都不一樣;它們是組織性格的一部分。但是,所有組織(不僅是企業組織)都需要的核心能力是創新,而且所有組織都需要設計出記錄及評估其創新績效的方法。」由此可見,創新不但對於企業極為重要,對於學校經營又何嘗不是如此。 學校的業務活動主要包含策略及行政方面的組織創新以及教學、研究等之教育創新,學校欲有效推廣創新活動,賴於學校本身的創新能力,學校組織層次的創新能力包含學校的組織結構、文化、資訊擴散、教育訓練與激勵等需要妥善加以規劃及整合,才能有效提出及實現創新方案。 本文擬僅就行政方面的組織創新,針對高職校務運作之策略、教學、研究及行政支援四大主軸活動,討論組織層次之創新能力以有效增強高職之個別之創新能力,進而提升學校層次創新績效。 貳、創新理論 「創新(Innovation)」學說最早是由經濟學家熊彼得於1992 就提出,並指出創新是經濟成長的核心,爾後「創新」一詞即受到廣泛的討論,以下擬就創新的意義及創新的型式二部份加以探討。 一、創新的意義 政大商學院院長吳思華則提出創意、創新與創業三個不同的概念,其中創意指的是所有獨特、新穎、適當、有用的觀念、想法或作品,而創新指的是將創意形成具體的成果或產品,能為顧客帶來新的價值,且得到公眾認可者,最後階段創業指的是創新能夠形成新的產品標準或新的經營模式,同時匯聚足夠的資源,而讓其持續存在者。經濟學大師熊彼得將創新定義為:「將已發明的事物,發展為社會可以接受並具商業價值之活動」。Dewarand Dufton, (1986)指出,創新的定義是將新的構思經由採行適當過程淬練,予以產品化;Glynn,(1996)認為任何與以往不同的方法均為創新;Carter Calamtone (2002)認為創新是由對新市場或新服務機會啟動的技術為基礎的發明,導致發展、生產、行銷,使得該發明能成功商品化的遞迴。行銷專家Levitt 定義如下:「創意是指產生新的想法,創新則是指落實新的想法」。所以創新的角色扮演是:科學、技術、複雜互動且多方向的(Dror, 1993)。組織創新指的是一種新觀念或行為被組織所採用(Gilbert and Cordey-Hayes, 1996);將新的組織創意付諸實現的問題解決流程稱為組織創新(Glynn, 1996)。 經由以上探討,筆者將學校組織創新歸納為以下幾點: 學校組織創新就是以不同以往、嶄新的想法賦予組織新功能與新生命。 學校組織創新指的是一種新觀念或行為被組織所採用,並將創意付諸實現的問題解決流程。 二、創新的型式 經濟學大師熊彼得(1992)指出創新的五種型式:產品的引進、新生產方法的採用、新市場的開拓、新原料的取得與新的產業組織的推行。Johannessen et al(2001)認為創新型式有:新產品、新服務、新方法或生產,開啟新市場,新的供應來源及新的組織方法等六種。 創新表現的形態並不局限於高科技的研發,策略與管理模式的創新有時也較技術創新的影響層面來的更深遠。因此在傳統產業創造價值、提高競爭力的案例隨處可見。例如:麥當勞的全球漢堡速食連鎖店發展模式,就是成功的管理創新典範。又如統一超商(7-Sleven)不僅引進日本管理模式,更嘗試物流、資訊流的管理創新,建立在台灣住商混合獨特經營環境下的通路王國。 就學校管理創新 而言,創新形式依然可以在很多面向呈現,例如課程的創新、教學方法的創新、學校行政的創新、學生服務的創新、招生方式的創新等。 參、學校組織應具備之創新能力 時值廿一世紀,所謂的“e”世代的今天,一切充滿了不確定性,任何的組織要能在這鉅變的洪流中屹立,必須具備創新的能力。然而,創意的激發與創新的產出可能被視為因緣際會或者可遇不可求,尤其是保守的學校校園,因而錯失了組織創新的機會。Currie(1999)在管理創新的議題中,指出傳統組織至再造組織之演進中組織結構、工作單位、工作本質、員工角色、管理者角色、高階角色、價值系統、工作準備、由績效與能力晉升準則及績效評估與補償系統等十個系統元件。Dool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