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版-农情觅-《社会主义新农村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oc

终极版-农情觅-《社会主义新农村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终极版-农情觅-《社会主义新农村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征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队名:农情觅意 汇报成员:张叶平 林瑜 谢素芳 翁秋燕 林培磊 华南农业大学08级工商管理专业 Email:1025531191@qqcom . tel谢素芳) 摘 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是我们党始终关注的重大问题。2005年10党中央审时度势,在新形势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20字方针党中央建设新农村的, 第一,村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和直接受益者,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最有发言权,本文在侧重考虑村民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村干部两个主体的意见,重构了新农村建设考核中的“五项类指标权重”; 第二,在新权重基础上,针对主客观考核体系进行大量实证研究; 第三,着重对客观考核与主观考核实证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第四,对比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不同经济环境、生活质量条件中的既发达地区农村村民对新农村建设成果的满意度与欠发达地区农村民评价的差异。 关键词:新农村、客观绩效评估、考核体系、村民满意度评价 目 录 摘 要 ⅰ 1 导论 1 1.1 提出问题 1 1.2 研究内容 2 1.3 研究意义 2 1.4 研究方法 3 1.5 本文创新点 4 2 文献综述 5 2.1 新农村绩效评价文献研究现状 5 2.1.1文献来源与数量分布趋势 5 2.1.2 文献研究的主题特点 6 2.1.3 文献研究现状小结 8 2.2 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8 3 研究模型 10 3.1 主客观绩效评估体系指标重构 10 3.1.1五项指标权重重构的必要性 10 3.1.2 权重重构的评价主体和方法的选择 10 3.1.3 两地五项指标权重重构结果及分析 10 3.2 客观绩效评估指标选取 11 3.2.1客观绩效评估体系构建 11 3.2.2 各指标数据的处理方法 12 3.2.3 新农村客观绩效考核模型 12 4 实证调查研究情况 15 5 数据处理和统计 17 5.1 信度分析 17 5.2 效度检验 18 5.3 主观考核指标体系 21 5.3.1新农村主观绩效评估体系 21 5.3.2 实证与数据处理方法 22 5.3.3 主观绩效评价结果 22 5.4 英德浛洸8个村和东莞中堂8个村的新农村客观绩效评价结果 23 6 模型验证与主客观对比分析 26 6.1 理论假说的建立 26 6.2 建立线性模型 26 6.3 两地区的线性回归模型对比分析 30 7 结论及展望 31 参考文献 32 附录一 34 附录二 36 1.导论 1.1提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农村各项建设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是“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一直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并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是党和政府始终关注的重大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发展,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当今和以后的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并确定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20字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方针,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是新农村建设?建设怎样的新农村才能到达目标?如何来评估当今各村庄的新农村建设?因此建立一套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用来新农村建设的监测、指导、评价尤为重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虽然引起了学术界和决策等部门的广泛关注,但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农业生产发展各有各自的特点,对新农村的认识及建设方向,就有着不同的解释和判断,这就必然会引起实践行为上的偏差,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考核指标以及各指标权重的确定上。虽然在众多新农村绩绩考核评价体系中,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客观政府数据作为评价依据,但也随之出现了过分依赖于客观数据,极少考虑到涉及新农村建设的最大主体——村民的情况。村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及直接受益人,他们能切身感受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果及变化。因此新农民建设的效果好不好,全不全面,有没有问题,问题出现在哪里,村民最有发言权,故新农村建设评估体系应充分考虑村民因素。 在普遍制定地评价体系中,有人认为如果建设绩效硬指标高,软指标自然会高,所以硬指标能充分反映软指村的成果,故认为对新农村客观数据进行测评已经足够,但客观数据

文档评论(0)

nbc152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