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池安置房初步计说明
建设单位:湖北小池滨江新区城市综合投资发展有限
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黄冈市金地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2014年06月
目 录
文本部分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 5
第三章 建筑设计 8
第四章 结构设计 11
第五章 给水排水设计 14
第六章 电气 16
第七章 消防设计 19
第八章 环境保护 22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小池家园还建区水月庵·河桥社区建设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夏热冬冷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1.5工程设计原则
1、;
2、;
3、;
4、;
5、;
6、1.6工程设计范围
建筑总平面图设计
小区管网设计
各住宅单体的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通风设计等。
1.7工程气候条件
气温: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40.6℃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3℃
最冷月平均气温 4.2℃
最热月平均气温 29.6℃
1389.8毫米
日最大降雨量 192.5毫米
小时最大降雨量 82.5毫米
21.3米/秒
冬季平均风速 2.8米/秒
夏季平均风速 2.6米/秒
风荷载(离地面10米处) 0.35KN/㎡
全年主导风向 西北(NW)风
常年夏季主导风向 南(S)风
常年冬季主导风向 北偏西风
0.35KN/㎡
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
2.1 建设场地
(1)A区(水月庵安置区)
小池家园还建区水月庵·河桥社区项目,水月庵安置区位于清江大道与飞虹大道相交处南侧,水月庵社区用房建设场地呈方形,占地面积为229.1亩。东西宽约426米,南北长约390.5米,场地东面和北面设置有一个主入口和一个次入口,地段北面是清江大道,清江大道和安置区中间有城市绿化带,地段西面是飞鸿大道。建设场地较为平坦。
(2)B区(河桥安置区)
小池家园还建区水月庵·河桥社区项目,河桥安置区位于吴楚大道与湖北大道相交处北侧,水月庵社区用房建设场地呈梯形,占地面积为54.7亩。东西北面宽约155.3米,东西南面宽约113.6米,南北西面长约257米,南北东面长约295米,场地南面和东面设置有一个主入口和一个人行出入口,地段南面是吴楚大道,吴楚大道和安置区中间有城市绿化带,地段东面是城市规划道路。建设场地较为平坦。
2.2总平面布局
小池家园还建区水月庵·河桥社区项目整体布局以住宅楼房为主体并配有商业网点、文化教育、娱乐、绿化、公用和公共设施等而形成的居民生活区(河桥安置区)设计14栋6层2栋5层;整个小区由一条六米宽环形道路围绕,连接各组团路,横贯南北。
2.3交通组织
“人车分流”是一个通行的设计原则,小区在规划设计中采取“区域分流”的做法,水月庵社区将小区主出入口设在东向商业街一侧,次入口设在北向清江大道一侧,河桥社区将小区主出入口设在南向吴楚大道一侧,人行出入口设在东向道路一侧,由小区环形主干道沟通社区交通。车辆均可在组团外就近停车,且明确限制机动车辆进入组团内部,同时考虑应急及消防车辆进入庭院,由此形成一处真正的人车分流宁静社区。小区入口广场作为步行主入口,亦是小区及周边地区购物的一个主出入口,该入口在外侧是开放的,内侧对小区则是可管理的。内部居民通过物管大门,进入小区绿地步行系统,同时曲径通幽的小路为人行道,直达每单元户前。
2.4消防
整个小区内建筑为多层居住及小高层,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物之间均按规范保证防火间距。同时,用“0”形环形车道将整个小区内道路相互连接起来,消防车出入畅通无阻。
2.5绿化
将小区内的景观绿化设计上升到“吸引点”的设计,在景观设计上我们不仅从大的布局来考虑,同时更注重节点设计,在社区中营造社会活动的焦点。比如花园、雕塑、广场、休闲中心等;为保证用地的开发价值,同时尽可能提高整个小区内部的环境质量,绿化设计还应用到点、线、面结合的原则。在小区南北中心地带设有内部中心绿化。筑物退让红线的间距内布置绿化带,小区内的道路两旁、住宅前后地面均采用乔木与灌木分层次绿化,以小品点缀,配之以花石,桌凳,使整个小区的环境绿化设计上升为环境美化设计。
2.6竖向设计
本小区竖向设计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