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秘“中南大”诞生地.doc
探秘“中南大”诞生地
地处豫西伏牛山下的宝丰县肖旗乡大白庄村是一个普通小村庄,但这里却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师生心中的圣地,该校很多师生纷纷来此寻根。1948年5月,刘、邓率部进驻宝丰后,在大白庄村创办了中原大学。1949年,中原大学迁往武汉办学,成为今天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至今校址依存的肖旗乡大自庄村,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发祥地。
大学诞生
54年前,位于宝丰县城西北9公里名不见经传的北张庄,因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人的到来而轰动一时。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转战中原大地,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反攻的序幕。1948年春,刘伯承、邓小平率主力挺进豫西。5月26日,中原局和中原军区领导机关移驻宝丰北张庄。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邓子恢、李达等领导住进北张庄村,这里成为当时中原局及中原解放区的“首府”。
解放战争时期,鉴于干部需求量增加,邓小平指示中原局尽快筹建干部学校,招收优秀知识青年入校,经过短期培训和学习,再到实践中去锻炼,以解决干部不足的问题。
中原局领导准备成立一所培训干部的学校。1948年6月29日,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嵇文甫教授等79人率先抵达宝丰县。7月9日,开封287名青年学生同解放军一起撤离开封,奔向豫西解放区。经中共中央批准,7月10日,中原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陈毅任主任委员,校部设在宝丰县肖旗乡大白庄村的一座关帝庙内。创办伊始的中原大学是以学习政治理论、改造思想、改造人生观为主旨的短期训练班性质的干部学校,是一所新型的革命大学。那时,陈毅等首长经常给学员们上课。
马定中是当年第一批学员,他在回忆文章中说:“7月15日,我们被告知到校部大白庄听报告。早饭后,全体学员集合在大白庄西边一片杨树林内,坐在从老乡家借来的小板凳上等待。大约8点钟,从村外开来一辆吉普车停在小树林外,车上下来一位首长,后面跟着几位警卫员。首长走向会场中心一张方桌前,他就是陈毅司令员。他讲话声音洪亮,语言简练,风趣诙谐,双目炯炯有光,带着浓重的四川口音……”陈毅司令员报告的主题是来解放区的学习与工作问题。听完报告,学员们进行了讨论。马定中清楚地记得,中午,陈毅和大家边吃边说笑,大家感到十分亲切。
1948年8月1日,在宝丰县商酒务镇张家庄村中原局、中原军区庆祝八一建军节纪念大会上,中原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宣布中原大学正式成立,第—任校长是范文澜。
艰苦
宝丰县肖旗乡大白庄村中有一座破旧的关帝庙,门前有两棵古槐树。大门右边立着一块石碑,正刻“中原大学旧址”几个大字,碑是2017年4月7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徐敦楷、校长吴汉东带领50个师生来宝丰寻根时立下的。
1948年8月7日,中原大学开始上课。从开封来的287名学员成为第一批学员。
中原大学成立初期,学制4到6个月,学校开设的课程有《辩证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史纲》等。没有课本,各位教授自己编写。
为了充实教师队伍,1948年8月25日,中共中央从华东抽调73名干部到校。83岁的宋保聚老人告诉笔者,当时这里有很多当兵的和年轻学生,据大白庄村75岁的楚群老人回忆,那时他才十几岁,学员们学习条件非常苦,没桌子没教室,都在打麦场上讲课,学员们在腿上学习。
宝丰县党史办公室主任连录友说,当时中原大学为了扩大招生,派人到各地招生。由于当时解放区的形势还不稳定,一些青年学生顾虑重重,一些顽固分子暗中破坏,招生工作举步维艰。当年9月,只招到70名学生,10月招到482名。后来,郑州、开封相继解放后报名人员猛增,11月招进新生1414名。
由于学生数量增加,临时校舍已不敷用,1948年9月5日,中原大学校部由肖旗乡大白庄迁移至宝丰城内东大街文庙。文庙坐落在宝丰县城东大街县一中院内,它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了中原大学旧址外,它还是中共党史上著名的“宝丰会议”旧址。大成殿前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师生瞻仰老校址时立的石碑。中原大学校部搬迁后,院内的大成殿作为中原大学教务处。
湖北省文联《湖北画报》编辑部原主任编辑林焰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时中原大学对学员的生活很照顾,全体学员享受供给制干部待遇,每月发200元中州币津贴费(折合银元1元)。每人还发生活日用品、学习用品等,伙食也很好。
变革
1948年10月,开封二次解放后,中原局做出中原大学搬迁开封到河南大学办学的决策。因为这时的开封河南大学校园已是一所空校园,原先的学生已南迁苏州。11月12日,学校派30余人赴开封筹建。
11月18日,中原大学研究班20名学员毕业,11月27日第一、二大队169名学员毕业,在关帝庙内举行了毕业典礼。这189名第一批毕业生被分配到中原、华北解放区各机关45名,转入中原大学新闻系继续学习的73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