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以后,会遇到什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死了以后,会遇到什么?.doc

死了以后,会遇到什么?   妈妈死了。玛丽·罗琦被带到太平间,工作人员告诉她:“你有一个小时跟妈妈呆在一块儿。”   跟一个死人呆一个小时?罗琦有些紧张。在她眼里,尸体不是那个人,它是人“离开”时突然形成的另一种物体,尽管我们可以面对它寄托哀思,可是某种至关重要的东西已经失去——生命。   死人摸上去是什么感觉?她把手放在妈妈额头上,妈妈已经冷了,摸上去像一片金属、一块玻璃。罗琦费了很大努力,想把尸体和妈妈产生联系,终于失败。“那是尸体,不是妈妈”,罗琦这样断定。   当时罗琦36岁,毕业于卫斯理大学心理学专业,一头金发,背包客,懂一点儿科学。   18年后,罗琦54岁了,已经去过七大洲,出过几本书,她的科普著作也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榜。继《见鬼,科学推倒来世》、《科学碰撞“性”》、《打包去火星》、《消化道历险记》之后,她题材最“耸动”的著作《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也被译成了中文。书里,罗琦大大方方地谈起尸体,和36岁时比起来,现在的她,已没有面对“那个物体”的紧张与疏离感,她戴上了科普作家的眼镜,诙谐,又不失温情地抽丝剥茧,描绘起一段段人在死后可能踏上的旅程:人类尸体从死亡那一刻起,直到最后化为灰烬,途中会遭遇些什么事情?   比起那些讲奇闻、求耸动的畅销书作者,罗琦的工作方式朴素、老实得多,她进过解剖室、冷冻房,亲眼看过器官移植,甚至专门到“人体农场”去,看尸体腐化、膨胀,一边看一边细心提问,有些问题连工作人员都觉得脸红。   比如,人家介绍:“男子死后,阴囊会变得非常大。细菌容易滋生的地方,往往膨胀得特别厉害。”   罗琦就会一个劲儿地追问:“像多大呢?是垒球那么大?还是西瓜那么大?”   被问囧了的那个人只好乖乖回答:“垒球那么大。” 死或没死,是个问题   尸体都是冷冰冰的吗?罗琦告诉你:不。   当一个吊着吊针、上着呼吸机的女人被一群护士匆匆推进手术室时,罗琦以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抢救。女人脖子上动脉一跳一跳,心脏一起一伏,罗琦俯下身,摸了摸女人的胳膊,她皮肤温暖,面色如生。   可大夫告诉罗琦,这不是病人,而是一具尸体,她已经离世4个小时,脑死亡。   在美国,关于死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来说,大脑死了,就算真的死了。   大多数情况下,身体的死亡,往往和大脑同步,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里,大脑死了,身体是不会自己呼吸的,一切循环都会停止。可呼吸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点,连上呼吸机,女人所有的器官都运作起来,这着实有点儿吓人。对罗琦来说,看到这样一具尸体,在她还是第一次,她觉得不可思议:“这女人哪儿都活着,只是大脑死了!”   “她肯定是死了,但是,作为器官和组织,她却活着,她得到了大多数尸体得不到的机会:延长2到3个陌生人的性命。接下来,她将失去她的肝、肾和心,一次一个。”罗琦把这微妙的感觉写进书里,心情并不平静。   大夫们要冷静得多。他们拿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呼吸机、气囊、静脉输液……种种办法都用上了,只为一件事:养好她体内的器官,让它们活下来,4个小时之后它们将被取出,用于移植手术。   罗琦没见过大手术,凭印象,她觉得取器官的过程应该是比较斯文的,“从一道八九寸长的口子里,把东西拿出来,就像一个女人在小挎包里摸眼镜儿”。可她错了。大夫从小腹开始,一条口子切到下颌,那动作“像拉开一件风衣的拉链”,这还没完,大夫把切口两边扯开,直到长宽相等:“像一只打开的格莱斯顿皮包!”   罗琦惊讶了,她低下头,好奇地看着那些器官,当医生把心脏从身体里捧出来时,罗琦第一次发现这东西跳得那么厉害,医生几乎捧它不住。之前的心脏移植手术中,就曾有大夫失手,把这活蹦乱跳的东西掉到地上。   前面说过,美国法律的定义中,脑死亡即可判定人死,即使心脏活着。可现实远不是非此即彼那么简单——那些接受了别人心脏的患者,常常说自己感受到了心脏前一个主人的记忆,一个白人男子就曾一五一十告诉医生,说他看到自己“是一个黑人女人”,连头发、口红的细节都一清二楚。接受别人的心,会不会沾染对方的品行?这种担忧普遍存在。很多器官接受者,急切地想知道捐献者是不是耽于乱交,是同性恋还是双性恋,过度阳刚还是过度阴柔,是否遭受某种性无能之苦。   于是,有人提出“细胞记忆”一词,意思是,细胞在脱离人体之后,还会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跟自己的主人保持联系。1980年代,“美国陆军情报与安全指挥部”做过一个实验,他们从一个志愿者的腮帮子里取出一些细胞,之后,给他看一段吓人的录像,而另一个房间里,这些腮帮子细胞明显躁动起来。两天之内,这个实验重复了多次,结果一致。 遗体会去哪儿?   把自己的遗体捐出去,这之后会发生什么?很少有人确切了解这些。一般来说,每个捐出遗体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对医学做出贡献,签字那一瞬间,心里往往是庄重、肃穆、充满尊严的。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