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科創新教學方法示例 《摺紙VS尺規作圖》.pptVIP

數學科創新教學方法示例 《摺紙VS尺規作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數學科創新教學方法示例 《摺紙VS尺規作圖》.ppt

數學科創新教學方法示例 摺紙VS尺規作圖 台南市立延平國中 鄭家禎 國中生尺規作圖能力知多少? 以98學年第一次基測第33題為例: 如圖(十三),直線AB、直線CD為不平行之二直線,今欲作一圓 O同時與直線AB、直線CD相切,以下是甲、乙兩人的作法: 對於兩人的作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兩人皆正確 (B)兩人皆錯誤 (C)甲正確,乙錯誤 (D)甲錯誤,乙正確 (甲)1.過D,作一直線L 與直線AB垂直,且交直線AB於E 2.取DE 中點O 3.以O 為圓心,OE 長為半徑畫圓,則圓O 即為所求 (乙)1.設直線AB與直線CD相交於P 2.作角BPD之角平分線L 3.過C,作一直線M 與直線CD 垂直,且交直線L 於O 4.以O 為圓心,OC 長為半徑畫圓,則圓O 即為所求 尺規作圖的困難所在 只能有限制的使用無刻度直尺及圓規。 有些學習者不清楚基本尺規作圖動作有什麽功能,可以完成哪些圖形。 反之,學習者亦不容易判斷如果要獲得想要的作圖結果,則需要應用那些尺規作圖動作以及應該執行的步驟。 如何教導尺規作圖 有些教師可能會認為,由於尺規作圖工具的功能非常明顯,直尺畫直線,圓規畫圓弧,學習者很自然就會知道如何使用該等工具在使用上的限制。 學生無法使用他們日常經驗中熟悉的畫圖方式來解決尺規作圖問題,而是需要學習基本尺規作圖的動作,並且在解題時要靈活加以應用。 摺紙與尺規作圖 直觀的感覺,對於摺紙的結果較有概念 過程重複地用到對稱與平分的概念,對於學習尺規作圖相當有幫助。 Yates (1949) 指出歐氏幾何作圖問題可視為尋找所有交點的相對位置。 由摺紙完成所有尺規作圖。 (利用摺紙找出圓心與圓上任一 點,即視為摺出一個圓) 以摺紙解決尺規作圖的4大假設 摺痕可視為是直線,多邊形紙張的邊亦可視為是直線。 任意兩條不平行直線的相交處可視為是一個點。 經紙張摺疊後可重合的兩個線段或兩個角均可視為是相等的。 當一個作圖問題中所有交點的相對位置均確定後,此作圖問題即可視為已經完成。 利用直尺畫線 摺紙動作 :摺出通過兩點的直線 紙上給定有 A、B 兩個點,可摺出摺痕M 線通過此兩點。 線上一點作垂線 摺紙動作 :線上一點作垂線 紙上有一直線 L 與線上一點A,可摺出通過A 的摺痕M 線,且M⊥L。 線外一點作垂線 摺紙動作:線外一點作垂線 紙上有一直線 L 與線外一點A,可摺出通過A 的摺痕M 線,且M⊥L。 利用圓規複製線段 摺紙動作 7: 一點到一線,摺線過一點 紙上有一直線與A、B 兩點,可將A 點透過摺紙搬運至直線L上(假設與A’點重合),且讓摺痕M 線通過B。 中垂線作圖 摺紙動作 :兩點重合 紙上有 A、B 兩點,可摺疊紙張將A 點與B 點重合,此時所產生的摺痕M 線為A、B 兩點的對稱軸。 角平分線作圖 摺紙動作:兩線重合 紙上有L1、L2 兩直線,可將L1 與L2 重合,此時所產生的摺痕M 線為兩直線的對稱軸 摺紙教學應留意的事項 日常用紙產生較大的誤差 摺痕增加難辨識,摺疊後攤開紙張,再繼續下個摺疊動作 圓的作圖較抽象,暫勿讓初學者處理 看見的「結果」不是一定存在的。需要其他折疊以完成[圖形] 摺紙作圖範例 作圖問題: 已知線段a,求作邊長為a的正三角形。 試試看 尺規作圖 : 已知邊長作正方形 給定線段 AB; 以 AB 外一點 O 為圓心,OA 為半徑畫圓弧交AB於E; 連接 EO,延長並交圓於 F; 連接 AF,延長並截取 AD = AB 分別以 B、D 為圓心,AB 為 半徑畫弧交於C; 連接 DC、BC; ABCD 即為所求正方形。 相關資料 陳宥良、譚克平、趙君培 (2009).〈「摺摺」稱奇 — 從摺紙遊戲學習尺規作圖〉,《科學研習月刊》48-1 期:33-44。 陳宥良 (2009).〈探討國中三年級學生透過摺紙活動進行尺規作圖補救教學之成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Auckly, D., Cleveland, J. (1995). “Totally real origami and impossible paper folding”,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 102(3): 215-226. Coad, L. (2006). “Paper fold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classroom”, Australian Mathematics Teacher 62(1): 6-13. Yates, R. C. (1949). Geometrical tools: A mathematical sketch model book. Sain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